富士康“十三跳”VS本田“大罢工”
(2010-05-29 00:09:37)
标签:
跳楼大罢工富士康pk本田80后种族民族心理杂谈 |
分类: 风雪杂谈-杂文篇 |
富士康“十三跳”VS本田“大罢工”
截止5月27日,为世人所关注的富士康“跳楼”事件“献身者”已增至13人;而自5月7日起发生在本田广东佛山零部件厂的工人持续“罢工”事件,已使得本田在中国所有四家组装工厂被迫全部暂停生产。两起事件起因众说纷纭,其真相尚不得而知。
先说“十三跳”。尽管中央部委联合调查组于昨日紧急启程前往深圳,调查这起广受国内外关注的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尽管心理学家也组团进入厂区调研,多个心理疏通渠道已成立,却仍然没有阻止富士康员工决绝的那一步。其原因除了专家们分析的“80后”、“90后”打工群体的心理因素以及富士康环境的机械性之外,在坊间和各大论坛上也开始流传一些猜测,甚至其中某些猜测有渐渐明晰之倾向……
在官方权威说法还未出台之际,笔者既非预言家,也非心理学家,因而无法推断种种传言的准确性,更无法推断事件的真实原委,但有几点个人看法不吐不快。
其一:无论“80后”、“90后”打工群体心理因素如何,也无论其成长中有什麽特质,缘何“跳楼”事件频出在同一单位?就本人管窥之见,在“三资企业”中,与我国同种族的诸如日本、韩国人等,在使用异民族的中国员工时都较为苛刻;且作为骨肉同胞的台湾人在使用大陆员工时更有甚之,从事着繁重的劳动,薪酬却远远比不上同一企业的本国人(本地人)。所谓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怎么到了我国民众头上就变了味?难道中国人(大陆人)天生就低人一等吗?
其二:无论有多大压力,也无论生活窘困到何种地步,而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是为此而选择自杀呢?那些偏远贫困山区的人们或者下岗失业的人们不是都照样活得很好吗?为什么自杀的偏偏是一个企业在职的员工们?窃以为,即使意志薄弱之人,也只有在无人尊重、无人理解、更无人关爱的彻底绝望中才会自寻短见,而这种绝望来自哪里呢?不得而知。对于这一切,又是否有人关注过呢?
再说“罢工”事件。无论罢工为何因,也无论对此是否该鼓励,“十三跳”VS“罢工”,几乎同时炒热网络,相比较使我看到了一种有效的抗争方式,这起码比付出生命代价要来的值。
世间事,很多人之所以脱颖而出,恰恰是由于遭受某种强力剥夺和巨大压力所导致的结果。压力下增能量,超高压下出珍宝——人造金刚石不就是质地松软的碳在高压下所形成的吗?
人为什么要自杀?自杀是懦弱的表现,就像俗话所说“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而懦弱,对自救本身无疑是一种残酷的否定,对救助他人的义务则是一种无情的放弃,正所谓“懦弱乃残忍之母”。
为此重温莎士比亚的话,“懦夫在未死之前,就已经死过多次,而勇士一生只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