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精神失落,哪种痛苦更甚之?

标签:
原创人生旅途物欲情欲节欲痛苦得失杂谈 |
分类: 风雪思绪-随笔篇 |
物质与精神失落,哪种痛苦更甚之?
在日常交流中,常闻种种失落的抱怨,凡发出“痛苦”哀鸣者,无不认为自己是世上最痛苦之人。联想到近日一些名人自杀的消息,更引发思考。
有人认为物质的贫穷是最大的痛苦,有人认为精神的失落是最大的痛苦。笔者曾亲耳听到一个自诩贫穷者评论一个因情感伤害而自杀者时说道:“她还是没穷到我这种地步,如果像我这样,就知道哪个重要了。”他的此番见解有一定道理,因为温饱确实是人生第一要义,但却偷换了概念,恰恰说的不是“痛苦”而是“重要”。
窃以为,什么失落都不好受,与物质的贫穷相比较之下,似是精神的失落更加难以自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即使穷到何种地步,也很少听到有人为此自杀,而自杀的却多见于后者。
其实,无论物质还是精神的失落,都是欲念使然。物质再匮乏,只要不存不切实际奢求,就不会绝了生路。更何况物质的多寡很难界定,何谓幸福?何谓痛苦?对于一个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来说,吃饱就是幸福,因此有些乞丐也活得很带劲;至于那些生活在边远贫困山区的人们呢?也终日活得乐呵呵。相反,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却未必都活得很舒坦。
人都追求心理平衡。而世间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社会欲求的心理平衡不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而是凡事优越于他人;他们与人相处的心理平衡不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而是凡事占他人便宜。
因为,物欲也好情欲也罢,都要节制;即使是物欲,不加节制,也会转化为精神的失落。但是作为每一个人,都拥有许多美好的欲念,非此没有人生追求的动力。节欲,不是绝灭欲念,而是给欲念安上一个理性的阀门;节欲,不该节制出一个整齐划一的规范模式,节制成千人一律、万人一面的大一统生活欲念群像,只是要节制掉那些危害身心健康的欲念。
于是我总结道:身外之物失之坦然,功名利禄得之淡然,时光如梭争其必然,真情实感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