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坏人

标签:
原创人生人性兽性工作生活思维方式杂谈 |
分类: 风雪杂谈-杂文篇 |
好人·坏人
芸芸众生,无论人们如何界定,却从未听说有谁承认自己是坏人。
本人的谬论,总觉得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很难以好人和坏人来划分。人,作为高等动物,毕竟也是动物;所以每个人既有人性的一面——精神与情感,也有兽性的一面——本能的欲望。或许当人性一面占据主导时,这个人就被人们视为好人;而当兽性一面占据主导时,这个人就被人们视为坏人。一牵扯到自身利益,善念恶念自当分别不同程度呈现;这和其遗传基因、所受教育程度、环境熏陶及个人领悟力有关,也在于社会或他人调动其哪方面因素。而所谓的“兽性”超过了限定人类行为的度,就触犯了法律规范或道德规范。
托尔斯泰曾借笔下的聂赫留朵夫这样一个人物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人,精神的人和兽性的人有时并存一身;前者追求的是那种对人对己统一的幸福,后者则一味追求个人幸福,并且为此不惜牺牲他人的幸福。
于是,真心想做好人的人(当然不包括那些伪君子),总急于着手把灵魂里堆积着的污垢清除出去,因为这种污垢是内心生活停滞的原因。于是,产生了西方文学巨著《复活》。
无论所从事的工作中还是所处的家庭生活中,每个人也都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于一身;因此无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与部下之间还是夫妻双方之间,欲求得和谐发展,都在于能否调动起对方积极因素,而不是调动其消极因素。所谓“人本管理”的现代理念,最大范围地挖掘每个员工的潜力,最充分地激励每个员工的工作热情,其实也不过是沿袭了古代老子“天人合一”的哲思。
当一方消极因素占主导时,另一方往往会把他或她指责为坏人,殊不知这个“坏人” 一旦换了环境,却多有被赞誉为“好人”的。
卡耐基认为,在人想要的东西中,“被人重视的感觉”最难满足,人们对这一需求的迫切和热望不亚于对食物和睡眠的需要。这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渴望伟大”和杜威所说的“希望具有重要性”。
尽管人们都期待单位有个好领导,家中有个好老公或好老婆,可现实生活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尽管知己难觅,也须自我调节思维方式。
有朋友和我探讨,自己在单位成天忙得晕头转向,却始终不能得到应有赞扬甚至肯定,于是情绪低落。
我说,你若某一时段忙得不可开交可以理解,若感觉持续如此,就是方法不得当了;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既受累又不讨好,也当然使积极因素受挫。
他起初不解。
于是我举例,譬如一把刀,一般只有刀刃是好钢,很少整个是钢的,因为那样太浪费,实在没必要;而人的精力有限,就好像刀上的钢有限的道理一样。只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刀才会锋利;如果把钢用在刀背上,肯定受累不讨好。因此,工作必须分清轻重缓急,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还要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人与人相处,要容得彼此说错话做错事;而对于恶意诽谤或打小报告“恶人先告状”的,则要以“阳谋”回击其“阴谋”。
处理家庭生活中琐事不也是如此道理吗?当我们抱怨未遇知己时,还是先设法自我调节,以换取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吧。有时心情不好,最好的释放方式就是设法忘掉,而不是反复重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