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与利他
(2009-04-16 12:11:57)
标签:
原创北京精诚教育合作暖心卡社会现状助人为乐施舍自尊 |
分类: 风雪杂谈-杂文篇 |
利己与利他
有人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利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于是,呼吁“利他”,呼吁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之概念,常常被理解为施舍式的给予;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理解已越来越多地不被人买单。面对种种社会压力和自然变故,人们非但不是不需要帮助,恰恰是更需要帮助,只是耻于接受他人的施舍而已。
史上空前的汶川大地震,给无数灾民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他们渴求帮助;然而,来自四面八方的有形捐助,分解到某一个灾民身上能有几何?或许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衡量如此捐助的实际意义,应是使他们收获了无形帮助,即收获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收获了自尊和自信,收获了重建家园的勇气。
助人者应十分审慎地选取有助于维护彼此自尊的理想角度,寻觅使彼此在合作中获得互补效益的方式,从而完成助人目的的理想切入点,使助人成为一种新的有目的的合作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消失助人者与受助者在形式上界限分明的角色特征。
在这种合作中,有意识的启迪,有目的的馈赠,有预见的统一已成为一种助人的艺术;将使受助者从认识上领悟,从行动上受益,从而提高智慧生存能力,而不是单纯接受一次性的施舍和短暂的慈善行为。
面对最需要帮助的人群麻木不仁是不道德的。
居高临下的“利他”标榜是伤害他人自尊的。
以“利他”为名行“利己”之实则是自欺欺人的。
在“利他”前提下羞于承认正常的“利己”动机也是不必的。
任何形式的利他行为,也无法超越以倾注爱心为目的,实施爱心为方式来奉献自身物质和情感的精品,展现自己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