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奥哈拉(Lake
O'hara)那迷人温馨的下午茶

奥哈拉是加拿大班夫森林公园的一部分,位处落基山脉,这是个湖区,一串串碧绿的湖泊将景区连接起来,来到此地的人们大抵都是为了徒步,在徒步中欣赏无尽的湖光山色,期间,或森林茂密,或碎石满山,道路崎岖,气候变化多端,或晴朗朗的天,或阴沉雨雪。湖区山脚下那个温暖小巧的宾馆里,客厅式的茶室,温暖迷人又温馨。车站旁小茶室的年轻小伙子,做着生意弹着吉他,这一切,总是时时浮现在眼前。
奥哈拉湖区在加拿大属于脆弱的地貌景区,格外加以保护,保护的方式就是控制游客的数量,每天大约只能有47人进山,用公共巴士送游客进山,私家车不能开进。我们9月的车票是扬于7月份从网络上订购的,可见人家对景区环境保护的到位,不像中国有钱赚就什么也不顾了。
我们将车子停放在Highway#1公路边的一个小停车场,看看周边似乎没有巴士,我们心中直打鼓,不会来晚了吧。下车时,天气还真的很冷。一会儿巴士出现了。上车傍着车窗位置坐好,一会儿上来一位老年妇女,用英语在叽里呱啦说着什么,女儿说,她在告诉游客注意事项,山里有熊出没。
徒步路线有好几条,我们选择的是Opabin
Plateau。山里极其安静,只有两处建筑,一处位于下客点的一个古老的茶室,封闭式的炉火将小房子烤的暖暖呼呼的,从车子里出来,于寒风中钻进小屋,感到些许幸福。另一处名字叫做Lake
O'hara Lodge宾馆,这里的下午茶非常出名。两处建筑就静静地躺在深山的环抱中,面对的是一泓明镜般的湖泊。
冒着寒风我们开始了进山,山路很狭窄,也很陡。奥哈拉湖区的徒步线路有好几条,有近有远。一车子人一下车就各自散落在山林之中。我们这条线路属于比较远,途径湖泊比较多。
沿路我们只遇见三位同行者,一对年长夫妇,披着雨衣,一位身穿红色外衣的年轻小伙子,越往前走,我们越为这位小伙子担忧,寂静的空山无一人,万一脚扭伤了或出什么意外,如何出山,天气非常寒冷,深山过夜是不可能的。
我们很是钦佩那对年长者,看样子大约70多岁的观景,相互帮扶着,慢慢悠悠地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但凡中国人,在这样的岁数里,一般是不敢这样进山的,总是有这样那般的顾虑。年长者很温和,沿途中主动提出帮我们照合影。
一路行来满眼风景,加拿大对景区道路的修建理念和中国大不相同,他们尽可能保持道路的原状,没有扶栏,没有水泥修建的道路,甚至没有石块砌成的台阶。脚下的路就像人走多了自然形成的小道。泥巴枯叶碎石狭窄的小路。遇见路滑的陡坡,不经意间一条木头横在路面上,挡住你下行的脚步,让脚有了支撑,不至于滑到。
经过许多湖泊和瀑布,湖水有蓝色也有绿色,各领风骚。落基山脉的湖,其湖水都是这样的,或蓝或绿,那是因为冰川夹带着石头碎屑,在光的折射下,便成了我们所看见的颜色变化。越往高处走,路越陡。加拿大很少裸露着岩石的山体,在奥哈拉湖区的山顶上,山体几乎就是裸露着,脆弱的山体的确需要格外加以保护,控制游客人数。
在山巅上,眺望不远处,是一座座雪山,云拉过来拉过去,雪山一忽儿被覆盖,一会儿露出真容。拍照还真的不容易,等待着光和影,寒风吹拂,手都僵了。在山巅上,我们被风刮得冷的不行,找处山石躲进去避避寒风。在山巅上,路已然没有了路,那只是用原地的石块垫底,用石片覆上的道路,如果不仔细辨认还真的认不出哪是路哪不是路,好在指路者很细心地在关键处写上标示指明道路,我们才不至于迷路。在山巅上,那对年长者和小伙子都原路折返,只剩下我们一家人,寂静的山颠,但闻风声,不闻鸟语。
下山时,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绕过山梁,转到碎石山的另一头。道路绕着山腰盘旋,上上下下的,要是不小心顺着山坡滑下去,估计就永恒了。这时,天空飘起了雪花,刚开始,还是试探性的,稀稀拉拉,羞羞答答,碎末末似地飘着,紧接着就不客气了,花朵般的雪花尽情地飘洒着,天空顿时呈现出一片混沌的洁白,脚下便有了积雪。远处,金黄色的秋树秋叶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更纯净更孤寂了,满山空无一人,天地寂然。
转到山下,雪花不再,天气放晴,道路指引着我们回到了山脚下的湖泊旁。天气依然很冷,时间还早,利用等车的空隙,我们到Lake O'hara
Lodge宾馆喝下午茶。好暖和啊,进门前需要脱鞋,很少遇见这样的事情。也是,大家都是从山上下来,鞋底沾满了泥巴,很容易将茶室弄得一塌糊涂。
说是茶室,看上去更像客厅,很大的客厅,周边靠窗的一带用绳子拦起,那是让宾馆住宿者用餐的地方。中间围了一圈沙发,沙发后头又围了一圈椅子。客厅正前方靠墙壁的是一方偌大的壁炉,炉火正旺,用的是松木柴火,好奢侈啊。
人们从下车分散,现在又相聚在一起,人们自由组合着,低声说着话,品着红茶,就着糕点,这里的糕点和红茶都很棒。时间很快流逝,该上车了。我们离开,又来到了上车地点,车子尚未来。我们躲进小茶室,年轻的茶室主人坐在桌子上,随意轻松地弹起吉他,这哪像是做生意的啊,分明是在此会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