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受歧视性对待
中国B股市场自从2001年宣布对国内散户开放以来,就再也没有了下文。那一年之后,境外机构投资者笑开了怀,散户们长期被深度套牢。那一年之后,中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红红火火开张了,今年,创业板也正在紧锣密鼓之中,不久将登台亮相,而投资港股“直通车”一直在热议中。证券市场投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除了QFII之外,QDII也远征出海。虽然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但是,人们出国旅游或者有其他需求,到银行兑换美元,只要填一张表格,就可以轻轻松松将人民币换成美元。
去年,有四只QDII基金投资海外股市,结果是惨不忍睹,全部严重亏损,而中投公司投资海外据说也是深度被套。但是,对于中国的B股市场,管理层仍然是咬紧牙关不松口,不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这个中国人自己的市场。到今天为止,中国的B股市场在暴跌中,已经有20只股票的市盈率在20倍以下,最低的丽珠B仅为八点四倍,这样的估值水平即便是放在境外也是具备了投资价值。但是,管理层依然不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去购买这样好的上市公司。至于为什么不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去投资B股,却没有给予任何说法。
既然允许基金投资海外并且允许亏损,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够投资B股呢?为什么舍近求远,让基金去投资自己不熟悉的市场,而放弃眼皮底下熟悉的市场,为什么不给机构投资者更多投资品种的选择呢?为什么一定要歧视性对待B股呢?
从纯B股的股权结构来看,似乎也存在着股权分置的情况。虽然,我们曾被告知,B股自从诞生以来,就是全流通。但是,在钱龙的股东研究一栏里,也有十大股东和十大流通股东之别,如果也存在股权分置,而导致公司受治理结构困扰的话,那么,为什么B股就不可以象A股那样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呢?
目前,受到歧视性对待的B股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他成为了A股的影子,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个性,和A股的唯一区别就是市盈率要低,更具备投资价值。他象一只孤舟,在茫茫大海中孤独地飘荡,随着风浪颠簸,不知何处可以到岸。如果是这样,那么又为什么不干脆取消他呢?如果让他存在,那就要让他象一个真正的股票市场,可以再融资,可以发行新股票,可以做A能做的一切事情。
不管是怎样的情况,管理层都应该做出必要的解释。做事情总要有个计划吧,对B股的处置也一样要有时间表,从2001年至今,都过去7个年头了,还心中无数?证监会口口声声说要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公开,更透明。那么,对于自己,也应该做到信息披露的公开、公平、公正,要严于律己才能说服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