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中国人
一位朋友刚从新疆回来,问起新疆美景,却是一声叹息。因为是公游,接待方太客气了,每天花在吃饭的时间就要五六个小时。想来也是,酒足饭饱,人会疲倦,审美也疲劳。哪有美景入眼来?
在中国物质贫乏的年代,吃的确是一种生命的需求。曾经的战乱,曾经的饥荒,人们被饿怕了。所以在那些时候,人们见面的问候语总是,吃了吗?现在,物质丰盛了,人们再也不必为吃饱饭而发愁了。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在接待来客时,请吃仍然被摆在了第一位。人们见面时还是忍不住要问,吃了吗?而请客吃饭也普遍被认为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在餐桌上谈论政治,在推杯换盏中谈生意,在敬酒罚酒中增进友谊。所以,在中国就有没有在酒桌上办不成事的说辞。
对吃的重视,使得中国的饮食文化演变得非常复杂,中国餐饮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知识。吃,在中国人看来,不仅仅是延续生命所需,还是延长生命保证健康的手段,吃,还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根植于中国的独特文化,中国的古老的道教就是非常讲究饮食养生的宗教。
为了表示诚意,中国人请客总是要山珍海味地点上一大堆的美味佳肴。吃不了是不要紧的,但是,如果让客人吃不饱或者没有尽兴,那可是万万不能的,那就会显得请客者的小气,会被人们认为是怠慢了客人。尤其是公款请客的时候,总是要上最昂贵的菜肴。这也就导致了浪费的指责,因为,每每请客总是要倒掉大量的食物,而且,这些食物都是价格不菲的。而中国还有许多贫困者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不仅仅是中国的城里人对请吃重视。那些贫困的山乡,更是重视请吃,你要是走访那些地方,乡里的干部会很热情地宴请你。如果你走访贫困的亲戚,他们也总是尽一切可能让你吃上一顿。尽管,这些菜肴在城里人看来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且,很有趣的是,对于素食者,还是忘不了美味佳肴的诱惑,他们将素食取上荤食名称,什么素鸡素鸭的,让人们从感觉上似乎是在享受荤食。
因为中国有着深层次的吃的文化,所以,在中国人看来,只要能吃,就表示没有病,就表示是健康的。中国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吃是不加节制的,尽情地放开让孩子们吃。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丰盈的今天。你看,中国街头胖子们不知不觉地多了起来。有数字表明,中国的肥胖人口占了全球肥胖人口的20%。人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看到的是大量的减肥广告,因减肥药的副作用引起的纠纷也逐年增多。人们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也意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也明白了,吃得下,并不等于健康。
中国人都说,病从口入。现在看来,并非仅仅指的是细菌和病毒,吃,也能吃出毛病来,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什么的。现在,中国的官员们将陪吃看作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能推则推,能让则让。但是,只要是“有朋至远方来”,人们还是要将宴请放在首位。因为,这是一种文化,无法消除的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