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子成名亦难矣

标签:
论语商释孔子李宝臣论语杂谈 |
竖子成名亦难矣
偶有小就,或有朋侪笑曰:竖子成名矣!
此言虽有贬义,然吾亦喜之。非竖子何?
幼时,家父曾说过,“时无英才,遂使竖子成名”的话。此言说的是曹操。我小小年纪,也不懂得那么多。只管读书而已。及至后来,才晓得此言乃有典故。《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裴松之所注《魏氏春秋》云:“……(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亦有是说,文字少异,云:“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竖子”者,犹言小子,对人的鄙称。魏晋之时,阮籍清高自负,放荡不羁。他登临广武山,观楚汉战场,感慨万端,认为秦末没有真正的英雄豪杰,于是象刘邦那样的人,也竟得势成名。后世以“竖子成名”形容庸人得志。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清丘逢甲《阮生行》:“纷纷竖子成名易,英雄用武乃无地。”
然,仔细究之,竖子成名亦非易事。若刘邦,小小乡级干部那个做到皇帝,几为项氏叔侄所灭,难道那“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唱得那么轻松吗?非也!
或曹孟德之流,人言其“竖子”,或多妒忌。或皇权思想之故。曹氏所成之名,亦九死一生。天下混乱,诸侯四方,缘何曹氏分得三国之一?
绝非一般竖子尔。
或言,我之竖子尔。莞尔亦已。
又云,竖子之论,亦需观之抱负。或有人竖子成名,遂狂妄自大,不思进取,此为真竖子也。若刘邦、曹操岂如是?故云,二者皆英雄也。
吾亦思之,小成或有,大成未就。当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时推移。满足即堕落,人或有进取之心,方有大成。遑论成就多大,亦非轻易得之。黄蘖禅师有《上堂开示颂》诗: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足见,小成或大成皆需寒彻骨也。
尤甚者,人当有隐士之心,不可孤傲自大。锦江饭店创始人 董竹筠女士云:唯大学问功高心愈下,是真淡泊身没志益明。
由是而言,吾当警之。
个人公告:本人三十年扛鼎之作《论语商释》即将出版,详情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c940e0100cqs4.html。若需,请提前联系本人。邮箱:wuhuanruzi@126.com,也可直接致电作者李宝臣:1380334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