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古诗杂品之三十六——品陈潢诗《黄粱梦》

标签:
策划家李宝臣李白李宝臣李纲岳飞于谦乌桓李宝臣作家李宝臣策划大 |
纵然一梦也风流
http://s16/middle/4a7c940eg847944f07d9f&690
http://s4/middle/4a7c940eg8479459fc313&690
黄粱梦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它是根据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而来的。小说中记载,有一个叫卢生的书生欲赴京赶考,中途歇息与旅社,在等待吃饭的过程中,有一道士吕翁者给了他一个枕头,卢生于是睡去。遂有佳梦。梦见自己作了大官,子孙繁茂,荣华富贵。哪知一觉醒来,方知一梦。卢生遂在吕翁的点拨之下,出家为道。
鄙人无数次到过邯郸黄粱梦祠,每每看大卢生大人那安祥的睡态都觉得人生的无聊,尤其是看到那副对联的时候,感触则愈多。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是啊,有谁不是如此呢?在睡梦中一切都是幻想嘛。而当到了百年之后,又有几人知道坟茔中的主人?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红尘或许龌龊,那么多的芸芸众生不都是怀揣梦想着劳碌一生吗?我们既然来到了世间,何妨享受一下红尘的美丽。酒色财气皆有所染亦无妨碍。
由是我就想到清朝治水专家陈潢(1637—1688)。据说,陈潢自幼不喜八股,年轻时攻读农田水利书籍,并亲到宁夏、河套等地实地考察,精研治理黄河之学。然此人却是怀才不遇。偶至邯郸。他看着卢生酣然睡态,想着卢生梦中经历,又比较自身遭遇,真是感慨倍增。他想:“尽管卢生是梦里的功名,究竟也在梦中凿河八十里,为百姓谋福利,刻石纪德。自己呢,空有治河良策,却没机会施展,浪费了青春年华,潦倒在邯郸道上,有负师友期望,真是惭愧啊!”想到这里,泪水不禁夺眶而出。陈潢遂发诗兴。写道:
富贵荣华五十秋,纵然一梦也风流。
而今落拓邯郸道,愿与先生借枕头。
是啊,你把枕头借我用一下也行啊!
说来也巧,恰在此时,清顺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十六年(1677)间,黄河、淮河、运河连年溃决,海口淤塞,运河断航,漕运受阻,大片良田沦为泽国。河道总督靳辅正愁着如何治水呢。在百无聊赖中,带着邯郸知县来到卢生祠。靳辅一眼就看到陈潢的题诗,遂大为赞赏。吩咐知县:“此人必是有才之人。看墨痕新鲜,人恐怕还没走远,望贵县把他请来,我想见见。”知县赶紧差人把陈潢带来拜见靳辅。结果,在靳辅的推荐下,康熙皇帝明陈潢辅靳治河,任内建树多多,遂青史有名。
其实,世人皆知功名虚幻,但是,追求者依旧是前赴后继。诚如清代诗人宋荤在其诗《邯郸道上》所云那样:
邯郸道上起秋风,古墓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看来,虚幻功名亦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