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

(2009-01-14 17:01:23)
标签:

并非荒诞的理论

老板的故事

李游中国

猴氏公司

论语商释

黄粱二梦

文化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

——在黄粱梦祠前的梦

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我看京剧《红灯记》,那里边有一个日本坏蛋叫鸠山,李玉和被他们抓起来后,鸠山想着让他投降。他跟李玉和说:“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意思是说,人要抓紧行乐。不然会后悔的。

后来读书,读到李白的《襄阳歌》中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就感觉到人生之无聊。还有宋代高翥的《清明》诗更是让人凄怆:“南北山头多暮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而到了明朝唐寅的《警世诗》.则是更加颓废:“世事如舟挂短蓬,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做痴呆半做聋”。

这一切都是理论上的无奈,而当你到了邯郸黄粱梦的时候,你再看看那个对联,你就真的觉得人生真的无奈了。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皆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可不是吗,当你死后一百年,你的孙子会指着你的坟说:此古人也。而你睡在阴森的古墓中,你知道个啥?

黄粱梦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处的黄粱梦镇,始建于宋代,明、清以后又有多次大的维修。它是根据唐代沈既济所著的《枕中记》故事而建的。后人称卢生庙或邯郸古观。
   
或唐代作家沈既济哀伤时事,故写就《枕中记》。沈既济的故事是这样的:

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驰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吧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五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生资愈厚。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造。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工,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记德。移节汴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会吐藩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使王君奂新被杀,河湟震动。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道节度,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归望清重,群情翕习。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密命,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接,所图不轨。下制狱。府吏引从于至其门而急收之。一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衣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其罹者皆死,独生为中官保之,减罪死,投驩州。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生五子,曰俭,曰传,曰位,曰倜,曰倚,皆有才器。俭进士登第,为考功员外;传为侍御史;位为太常丞;倜为万年尉;倚最贤,年二十八为左襄。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两窜荒徼,再登台铉,出入中外,徊翔台阁,五十余年,崇盛赫奕。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前后赐良田、甲第、士人、名马,不可胜数。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病,中人问候,相踵于道,名医上药,无不至焉。将殁,上疏曰:臣本山东诸生,以田圃为娱。偶逢圣运,得列官叙。过蒙殊奖,特秩鸿私,出拥节旌,入升台辅。周旋中外,绵历岁时。有忝天恩,无裨圣化。负乘贻寇,履薄增忧,日惧一日,不知老至。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弥留沉顿,待时溘尽。顾无成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刮圣代。无任感恋之至。谨奉表陈谢。诏曰:卿以俊德,作朕元辅。出拥藩翰,入赞雍熙,升平三纪,实卿所赖。比婴疾疹,日谓痊平。岂斯沉痼,良用悯恻。今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等候省。其勉加针石,位予自爱。犹冀无妄,期于有寥。是夕,薨。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尺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其后,亦有元朝马致远等人将其改编成剧本。故故事流传甚广。

因故事奇趣而寓有深意,人们便在邯郸市北面的王化堡村(现黄粱梦村)修建了一个吕祖祠,因庙内有精工雕刻的卢生睡像,又素称睡公庙、吕仙祠。庙建于宋,经历代修整,现保存的是明清建筑。它由中轴线上的钟离(前殿)、吕祖(主殿)、卢生(后殿)三大殿,东西行宫和里外院三大部分构成。
  黄粱梦这座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向西。门外是高大的二龙戏珠琉璃照壁。门额上的邯郸古观四个大字异常醒目。大门内八仙阁迎门而立,小巧别致。前院北房为丹房,上悬神仙洞府的匾额。丹房前的照壁上有蓬莱仙境四个草书大字,笔势飞舞,苍劲有力。
  丹房北边是中院,院里有一方莲池,周围矮墙环绕。夏秋之交,荷花飘香,水面映着蓝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莲池上建一座小桥,其上矗立一座尖顶八角亭,显得挺拔而有生气。穿过亭子,就是钟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式琉璃瓦顶。钟离殿的两旁,是精巧的钟楼和鼓楼,前后左右,布局和谐。再往北走,就到了吕祖殿,这是黄粱梦古建筑的主殿,比钟离殿更显得雄伟。吕祖殿上面琉璃瓦铺顶,檐下柱头斗拱饰镶,光彩夺目,一片秀色。殿前有碑碣,左右设廊。卢生殿为后殿,硬山式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殿内有一尊用大青石雕刻的卢生睡像。卢生头西脚东,头枕青瓷枕,两腿微曲,侧身而卧,睡意正酣。刻工精细,惟妙惟肖。石床高2尺、宽3尺、长5尺,与睡像连成一体。北面墙壁上绘有壁画,展现了卢生一枕而睡,一觉而梦,富贵荣华终幻因,黄粱一梦了终身的意境。黄粱梦碑碣、匾额颇多。如金代学者元好问为吕祖祠题诗曰: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者,犹是黄粱梦里人。
  黄粱梦的两侧是东西行宫。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往西安,第二年返回北京时,沿途为其修建了行宫多处,黄粱梦的东西行宫就是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专为慈禧太后一行建造的。
  近年,黄粱梦经过较大规模的修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游客。

卢生安详地睡在那里,而来这里观赏的人们则似乎不知道身外的世界。看着那副对联“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皆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似乎没有多少感觉,还是不间断地“邯郸道上起秋风,古墓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