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有本书名叫千年孤独(3)

(2023-07-12 23:57:52)
标签:

读书

分类: 原创


看资治通鉴的感觉,就是历史比小说精彩,有些桥段甚至小说家都想象不了,但历史活生生地就在那里,如果说,我们还不相信,只是由于我们还不够了解人性。让我看了最扼腕叹息的是,南北朝时期,绝对的机会主义者候景投奔梁朝,萧衍几度出家又赎的老佛爷,对候景是一再宽纵,结果候景下了个大赌注,直接就打到京城去了,各地勤王不及,加上各有算盘,这太平几十年的梁朝瞬息崩塌,真是令人扼腕,这也许是资治通鉴里描述得最精彩的部分。

说是想写读后感,但对于资治通鉴这样的皇皇巨著,人物出场如过江之卿,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能明明白白记住的实在不多,所以想整读后感,其实是不自量力。但是,总有些感悟,对于我而言,也许就是老实人不要读儒学,因为你整不明白儒学实现的逻辑,而历史可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实的人性,什么才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只有明白了这个,才知道儒学之何以为儒学,不然从应然到应然,不过是吊书袋的活书囊而已。我不敢说我领略了多少,甚至可以说我只是刚好刷过而已,离读、好好读、读好、读明白差老远,只是我心里有个愿望,还想好好地读几遍,如果下次再读,我一定每天看得更短,对着历史地图,琢磨下排兵布阵,资治通鉴记载的战争实在让我一种亲临布阵的冲动!

本来想每看一卷,写一篇随想,但白天工作繁忙,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所以精力跟不上,而且也因自身的阅历积累有限,不可能天天都有随想,篇篇都有输出,如果强硬输出,只能落得个权术解读的窠臼,好好的本资治通鉴,怎么就被看成权诈了呢,这人的局又LOW了不少。所以,只好在像模像样的写了几篇后作罢,我本就是个肤浅的看客,写啥呢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