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治通鉴》叠碎卷三

(2022-11-26 19:34:03)
标签:

读书

卷三

这卷有个很有意思的事,讲的是燕王哙派苏代出使齐国,回来后问说齐国会成为一代霸主吗?答说不能,因为齐王不信任臣下。于是这燕王就“专”任他的相国子之。然后又一个叫鹿毛寿的对燕王说,人家说尧是贤人,是因为他能够把天下都谦让给别人去治理,你要是也把国家谦让给子之,那就跟尧同样贤名了。这燕王就真这样干了,不但这样干了,还把国政中与太子相好的都替换成子之的人,然后子之就俨然南面而王,这燕王哙反而成了臣下。结果三年时间,燕国就大乱。这是正史中记载的事情,我感觉很不可思议,这燕王是头猪吗?也没见过这么听话的猪啊,所有宠物里听话的绝对不是猪吧。这肯定有很多私下的权谋运作为史官所不知,留下这段低智商的谦让,这于战国这段纷乱背叛常出的年代十分的不相宜。比如子之为政三年,燕国大乱,燕太子要聚众造反,命令市被带兵攻打子之,结果这市被攻不下就算了,还反攻太子,“搆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这纷纷逐利背叛常有的年代,燕王哙如此作为的原因,只能是如赵高指鹿为马等便是了。

    这卷还记载了些古代坚白石、白马非马论之类的形名哲学,我也不大懂这坚白论,曾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时,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大体的感觉就是执着于这形名之辩,有啥意义呢?讲平原君让邹衍跟公孙龙论辩下白马非马之说,邹说,我才不干这无意义的事情呢,辨别厘析不过是分门别类不相混乱,让人明白所指就好了,辩论不求胜败,只求明白事理,如果这样,辩论就有意义。如果只是曲文诡辩,越辩越不明白,这种事情我邹某人就不干了。说得太好了,读到这,后学如我也深以为然,并且觉得很多时候都没辩的必要,因为听的那人根本就不愿听或听不懂,所谓佛渡有缘人,人无缘,佛强度之,这佛也白佛了。或者又说,这辩如果是种斗争的手段,还是要辩的,不是说要敢于斗阵和善于斗争吗?不经斗争就偃旗息鼓的事情毕竟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