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小考
标签:
同性/同志同性恋文化 |

由于形貌有相近之处,菊花在现代具有一个特殊的含义,指人之后庭。那么,这一含义最早出现于何时?其实,菊花与后庭的形近向来如此,古人同样能够看到,将两者相关联的情形在古代也是可以存在的。
清末学者叶德辉曾经写过一首《相风》诗:
“相”即相公,这首诗描写的是京中狎赏相公的风气。自乾隆末年以来,有些京优除去演戏,还在堂寓里私下款客,他们被称为相公、像姑。通俗地讲,相公堂子有些像是现代的色情KTV,陪酒、陪唱是必有的内容,至于陪宿,则因人而异。在一般的记载当中,相公陪侍还是比较文雅的。而在叶德辉的这首《相风》诗中,我们看到的则是明显的艳情与肉欲。
诗中“五两痕”是一个明代典故,《文饭小品》卷二曾载:“优儿谭惟孝一时艳哄,每戏阕,少年候劳,进参鸭者恐后。某生私之,得出门溲遗,略奉其手,纳金一铤,色犹薄怒。谑庵闻之曰:‘所谓南风五两轻也。’”“谑庵”即《文饭小品》的作者王思任,“南风五两轻”出自唐代王维诗《送杨少府贬郴州》。“南风”当被理解为“男风”,也即现在的男男同性恋。明末的这位谭姓艺人颇似现代的当红小鲜肉,粉丝众多,追慕者争先恐后。他身价颇高,看不上一般的薄礼。而清代的相公也是如此,当时妓女是不如他们风光的。
诗中“坐欲含来卧欲吞”是男男床上的两个动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坐莲和口交。在古代诗歌当中,描写男风同性恋的用词一般都比较委婉,至多是用到“分桃”、“断袖”一类的相关典故。就笔者目前所知,古代在个人的多首诗歌中直接描写同性欢爱的只有叶德辉一人。在《与实甫夜话,记四部书别典,成诗四首》、《相风四首》等诗作中,他还写有“大道何妨穷矢溺”、“逐臭三年彼物痕”、“捷算要通钩股术”、“尻轮自转妙难论”等诗句。
在此尤其要注意的是诗中“背指菊花开正好”这句话,它所描写的也是一个床上状态:相公裸身俯卧,恩客双目痴迷。客人所看到的“菊花”意同“后庭花”,美男的风流情穴。也就是说,在一百多年前叶德辉的诗作当中,菊花已经具有了后庭的含义。
补充一点,清代戏业被称为菊部,清人写有《菊部群英》、《鞠(菊)台集秀录》等描写优伶色艺的多种花谱杂记。因此,清人把菊花和优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菊花可雅,它澹丽幽香;而菊也可俗,它纷披的花瓣像极了某处的褶皱。在相公堂寓里,某些所为已经俗成了亵猥。据晚清名士李慈铭日记所记,有的相公在堂子里会与恩客公开地“互脱其袴,相为以手出精”,也即互相手慰。那么,在这样的客人眼里,菊花是容易染俗的,将此花视为后庭花的采花人在清代未必只有叶德辉一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