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旧帘子胡同
东新帘子胡同
帘子胡同和八大胡同(一)
帘子胡同和八大胡同分别是明代和清代北京男色的中心,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全国男色的中心。明代的卖色者称为小唱,是一些唱曲优伶;清代的卖色者称为相公,是一些唱戏优伶。
近十几年北京的城市建设归结为一个字就是“拆”,两个字就是“胡拆”,七个字则是“无所顾忌地胡拆”。我的一位同事住前门大栅栏,即将拆迁,据他讲这一地区包括八大胡同要全部拆毁重建。但愿范围不像他说得这样大,可不管怎样,现在的北京城已是被拆得七零八落了。我比较重视宣武这一带,当然并不仅仅是由于具体研究的关系。清朝建立后,京城前门、宣武以内全部由满人居住,称内城。以外是汉人居住,称外城、南城。这样一来,汉族的高官文士、巨贾名优几乎都是集中在宣武门以南,形成了延续几百年的宣南文化,无可争议地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而现在伤筋动骨的拆迁已让宣武变得不伦不类,成为了县城建筑的增高加大版。大栅栏地区已是最后的遗迹,又是精华中的精华。有人竟敢打这里的主意,不知胆量何来,目的何在。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我复何言?我能何言?
需要说明的是,清朝最后的十来年北京女妓业方才兴起。八大胡同是用来说明妓院所在地的,以前的相公时代并无此称。不过妓、相的活动区域正好相同,不少相公堂后来直接就变成了女妓院。而相公兴盛时,八大胡同地区并不是清一色的红灯区,官商文士是杂居其间的。并且相公堂也不能直接被等同于男妓院,相公出卖身体的程度要比妓女低,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是一些戏曲演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