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路线推荐:穿越富平赵老峪-铜川王石凹-陈炉古镇

标签:
骑行无疆王石凹煤矿雷家坡窑神庙杂谈 |
【沿途风景介绍】

赵老峪乡。

赵老峪老虎桥。关于老虎桥的具体信息可参见本人博文《骑行富平赵老峪老虎桥》。

赵老峪里的公路是2018年重新翻修过的,路况非常好,且几乎没有过往车辆,路旁的峪谷风景秀丽。公路坡度一般,没有特别陡的坡。

路上设有多处森林火险检查点。

金华山村,属于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这里原来也是矿区,现在还能看到矿区的很多建筑和设施,有商店补给点。

从金华山村开始陡上坡。从金华山村到庞家山可以绕道走红土镇,路好但比较远;也可以抄近路经四十亩圪垯到达,但途中有约1公里路段是土路,不下雨的情况下可以骑行,下过雨就变泥泞了只能推行。

这段土路旁开满了漫山遍野的黄色野刺玫,非常好看。

带刺的野刺玫。

经过这段土路后就上了一条直达王石凹镇的柏油马路,路旁的油菜花才刚刚开花,远处就是王石凹镇。

王石凹是一个不大的小镇,但吃饭、住宿应有尽有,这里可以作为午餐的补给点。

王石凹镇有一条迎宾路直通陈家河煤矿,路口处设有一座“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由列宁格勒设计院设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建成投产,年设计产能120万吨,是当时西北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曾以“矿井规模大、生产能力大、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主副井提升绞车大、选煤楼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压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十二大闻名西北,曾一度成为陕西经济建设的“台柱子”。2014年10月关停转型。

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以王石凹煤矿工业园区为核心,打造俄罗斯风情小镇、美丽傲背村和山野宿营基地,分地面、井下两大空间,在此可以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路口处是一台煤矿用大型液压支架的实物造型。(可游玩的地方很多,本文仅介绍公园部分)

王石凹是一个不大的小镇,但吃饭、住宿应有尽有,这里可以作为午餐的补给点。

王石凹镇有一条迎宾路直通陈家河煤矿,路口处设有一座“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由列宁格勒设计院设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建成投产,年设计产能120万吨,是当时西北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曾以“矿井规模大、生产能力大、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主副井提升绞车大、选煤楼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压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十二大闻名西北,曾一度成为陕西经济建设的“台柱子”。2014年10月关停转型。

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以王石凹煤矿工业园区为核心,打造俄罗斯风情小镇、美丽傲背村和山野宿营基地,分地面、井下两大空间,在此可以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路口处是一台煤矿用大型液压支架的实物造型。(可游玩的地方很多,本文仅介绍公园部分)

公园景观石。

傲北广场。

矿区。

洗煤楼。

景观石:缆车如梭。连接王石凹矿生活区和工业区的交通设施两对四节缆车,昼夜爬行在全长210米的山坡上,成为百里矿区独一无二的景观,在这两万多人口的矿区,全凭一套免费缆车“迎来送往”。

景观石:古槐迎客。王石凹矿招待所门前有棵周身过4米、高约25米,距今约500年的古槐树。古槐树枝头立秋前后总要挂满淡淡的黄色花朵,如同一顶大皇冠。

景观石:亭阁挂月。20世纪70年代前后王石凹扩建单身职工宿舍时,在拐角楼顶建造了一座仿古亭阁(90年代初,曾很长时间作为陕西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铜川地区的标志),之后80年代又在广场建造了两座同样风格的亭阁。每年有几个月份的时间,十五月亮恰巧升至阁楼的顶尖或飞檐上,构成“亭阁挂月”的独特景观。

景观石:蛟龙潜洞。王石凹矿三面环山,背对山川,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进出矿区的公路延山梁绕行,铁路钻漏而过。尤其是被职工家属称之为一号火车洞的铁路隧道,火车出洞即进站,入洞即出站,中间无过渡地带,这一景观在其他工矿企业是极为罕有的。

景观石:钢缆钓日。4米直径滚筒的绞车收放着长400余米、直径45毫米的钢缆,昼夜不停提升着9吨重物,犹如“钢缆钓日”。

景观石:巨鳌探海。王石凹矿南有座鳌背山,地下埋藏数百平方公里的煤海。

王石凹镇附近的山顶和山坡上到处都安装着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

从王石凹镇向前骑行会到达第一个高点:观景台。

观景台下有“铜川美光100MWp农光互补科技观光示范园项目”的介绍。该项目分两期进行,设计寿命25年,总发电量可达141522万度。

观景台。

观景台四周种植着牡丹花。

从观景台上可以俯瞰四周美景。




从王石凹镇骑行到雷家坡村,这里有一座清代“窑神庙”,位于雷家坡小学校内。窑神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祭祀煤窑的,一种是祭祀瓷窑的。窑神德应侯也称窑王爷,是主宰砖瓦窑的神灵,每年腊月十八是窑神生日,也是祭祀窑神的节日。雷家坡村的窑神庙是为祭祀煤窑、保佑窑区平安而建的。

民国以前称煤矿为炭窠,有炭窠的地方基本上都有祭祀炭窠神灵的窑神庙。雷家坡的窑神庙是清道光年间煤窑的窑主们集资修建的,据说是目前西北已知现存唯一一座窑神庙。窑神庙坐西北朝东南,原有戏楼、东西厢房、大殿及东西耳房,现仅存大殿与东西耳房。

大殿墙壁上的雕花。


大殿后还保存有碑石5通,分别是:道光九年(1829)《窑神庙置地碑》、道光二十一年(1841)《雷云观合社碑记》、道光二十七年(1847)《新立赛神会并合社及禁丐乞盗窃碑记》、道光二十八年(1848)《窠规碑》、咸丰元年(1851)《同官县令整饬炭窠风纪告示碑》。


大殿主梁上有墨书题记:“时大清道光甲申年癸酉月壬午日壬午时竖柱上梁閤窠创建”,即道光四年八月二十二日(1824年10月24日)午时立。东次间脊檩下题记为:“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西次间题记为:“经之盈之不日成之”。

梁上雕花。

整个穿越山区的路线可分四部分介绍:
第一部分:薛镇-金华山村,大约19公里缓上坡路段,路况很好。

第二部分:金华山村-王石凹镇,前1.7公里陡上坡,后6公里缓上坡。陡上坡包含1公里土路,其余均为水泥路和柏油路,路况较好。

第三部分:王石凹镇-陈炉镇刘家岭,基本上为两段起伏式上坡路,第一段从王石凹镇下坡到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1公里陡下坡),然后开始上坡直到观景台后面的一个山头上(3公里陡上);第二段从观景台后面的山头上开始下坡到潘家河村山谷底部(5公里陡下),然后开始一路缓上到马家河村岔路口处(4公里缓上),开始沿景家坡陡上坡到刘家岭陈炉镇路口(5公里陡上)。全程水泥路或柏油路,路况良好。

第四部分:从陈炉镇刘家岭-底店乡,约8公里陡下坡,全程新修柏油路,路况良好。

山区路段的卫星地图。

(完)
骑行时间:2019年04月21日
骑行路线:阎良-阎富新路-频山大道-S106-X220-X221-薛镇-赵老峪-金华山村-庞家山村-王石凹镇-王石凹村-雷家坡村-上店村-底店乡-曹村镇-曹旧路-频山大道-阎富新路-阎良
骑行距离:全程140公里
骑行路况:柏油路+水泥路,有爬坡路段
骑行难度:★☆☆☆☆☆☆☆☆☆
更多原创骑行文章,请扫码关注“阎良骑行爱好者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