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骑行100公里——周末骑游唐惠陵、景陵、桥陵等帝王陵园

标签:
骑行无疆阎良景陵惠陵 |


从西安市阎良区公园路出发,经阎富新桥到富平县频山大道。大家在频山大道下庙村附近的假山处稍事休息,合影留念。参加本次公益骑行的骑友分别是:春风送百福、风雨同行、香缘品牌、铁钜、石头、稻草人、大唐、纯爷们、糖豆、老男孩、从头再来、薛小丽、平安、石头姥爷、轻风、道远、无疆以及小飞龙等人,为他们的爱心点赞!


经到贤镇、苏坊镇、兴镇,过十里铺村,在上包西铁路高架桥之前,从一条南北路左拐向白家渠村方向前行。

缓上坡到达蒲城县三合乡三合村,如果骑行去惠陵、景陵参观,建议在此补充吃午饭,即使还没到饭点也最好不要空肚子前行,因为前方进入山区,沿途根本没有饭馆。

在三合乡街道上吃午饭。


唐惠陵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宪及其夫人合葬之墓,李宪是武则天的嫡孙,身为长子本当被立为太子,但他后来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有能力有才学的三弟李隆基(即唐玄宗)。玄宗感他的恩德,在大哥去世之后,追谥他为"让皇帝",并陪葬父亲睿宗的唐桥陵之旁,称墓为惠陵。老百姓感其诚而称他的墓为"让冢"。

博物馆内的“大唐代国长公主碑”,此碑是唐玄宗之妹李华(686-734)的神道碑,李华是武则天的嫡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二妹,与让皇帝李宪为同胞兄妹。该碑碑文系其夫驸马都尉郑万钧撰文,其子驸马都尉、左赞善大夫郑聪书。郑万钧为唐代文豪兼书法家,其子郑聪名气更在其父之上,当时桥陵诸碑铭书丹均出于名臣或玄宗之手,惟此碑系夫为妻撰文,子为母书碑,在历史上实为少见。碑中文字生动记录了武则天登基大典和宫廷好戏之风。

“大唐故鄎国长公主神道之碑”,原为“鄎国长公主墓”前所立的碑,碑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碑文记载了鄎国长公主的事迹,鄎国长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七女,崔贵妃所生,开元十二年二月去世,终年37岁。碑文由张说撰文,玄宗李隆基隶书。

“大唐凉国公主碑”原立于三合乡凉国公主墓前,凉国公主(687-724)是唐睿宗李旦第五女,母王德妃。开元十二年(724)刻石,苏题撰文,李隆基书。

惠陵的地宫入口,两侧墙壁绘有精美壁画。

地宫内。

接着就是石人石马等石刻雕像,一个接着一个摆放有序。

这就是唐景陵的神道了,公路两侧立着很多的石人石兽。

骑友们在路口参观石刻雕像。

唐宪宗景陵的文物保护碑。唐景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西北7公里的金帜山,是唐代第十一个皇帝唐宪宗李纯的墓地,李纯(778-821),唐顺宗李诵的长子,在位15年,勤勉政事,平定藩镇叛乱,晚年荒于政事,后因服用金丹中毒,病危之际被宦官杀害,终年43岁,葬于景陵。

唐景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

碑文上记载着唐宪宗李纯的简介。

神道上很多石刻都已被破坏。

一尊无头的文官雕像。

无头武官雕像。

已成为碎石的雕像。

通向景陵陵山金帜山的神道。

从景陵前的十字路口处沿柏油马路向西拐,往义龙赵家村方向骑行,在路边看到一座保存较好的古代城门。

义龙赵家村路边的古代城门,上方为夯土城墙,下方城门垛为青砖砌成,

城门保存较完整,只是没有了门扇。村里人也说不清这座城门的历史,有人说是清朝的,也有人说是明代的。

城门洞上方的横梁。

从X308县道向西骑行,在武家村附近看到路边有一座被保护起来的石碑,

碑首上方刻着“唐金仙公主碑址”。金仙公主系唐睿宗第九女,玄宗第八妹,生于永昌元年(689),十八岁入道,四十四岁羽化洛阳开元观,开元二十四年(736)陪葬于其父唐睿宗李旦桥陵东南侧。

“大唐金仙长公主碑”通高4.34米,碑高3.67,宽1.2-1.32米,厚0.5米。圭额篆刻不清,碑文行书,共26竖行,徐峤之奉敕撰写,其胞妹玉真公主书丹。碑座龟形,龟头残缺,高0.67米,宽1.33米。此碑为稀有珍贵文物,现已搬迁至惠陵博物馆保存,现在的碑为复制碑。

偏东北的是惠萱太子墓。惠萱太子李业(?-735)是唐睿宗李旦第五子,唐玄宗之弟,母王德妃,死后追封为惠萱太子。

偏西南的是惠莊太子墓。惠庄太子李撝(683-724)是唐睿宗李旦第二子,唐玄宗李隆基异母兄,母为宫女柳氏,死后被追谥为惠庄太子。

骑友们将自行车停放在田边参观陵墓。

以前到桥陵来过多次了,但这次来感觉变化很大,新修建了景区大门和周边的很多建筑。

大门两侧汉阙造型的楼台。

桥陵景区参观门票40元/人,有老年证可免费参观。

骑友们在桥陵景区门前合影。

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位于丰山西南。李旦(662-716)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曾两次登基为帝,无所建树,后禅位于三太子李隆基,其退居太上皇,从而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桥陵内的阕楼遗址。阙楼一般是位于陵墓神道入口处大门两侧的建筑。

丰山下面的唐桥陵。

神道两侧矗立的石狮,

朱雀门遗址,在四象中朱雀代表南方,因此朱雀门也就是正南门,是桥陵最大的陵门。

神道两侧松树后面是排列整齐的石刻雕像。

神道的正前方立有一座墓碑。

正前方的墓碑。

上面刻着:1984年重修唐睿宗李旦墓碑,蒲城县人民政府。


参观完唐桥陵,一路向南缓下坡到省道S106上,沿原路顺利返回了阎良。到阎良天已经快黑了,很多骑友也感觉到肚子饿了,于是大家来到附近一家羊肉馆,开始一天中的最后一个压轴节目:骑行后的腐败活动。

大盆的羊蝎子,

大口吃肉。




在骑友们大快朵颐中,一切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一次快乐而充实的公益骑行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本次骑行总里程约125公里左右,每位骑友都顺利地筹集到了一个爱心包。

地宫内的棺椁。

参观完惠陵,继续沿大道向北缓上坡骑行,从西南庄村向西拐入村道,

在村子农田地头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碑首刻着“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铭”的楷书,据说宋朝开宝六年(973年)曾修建景陵围墙,并立此碑石。

碑石背面。

碑后正北方有一座较高大的坟冢,听说是唐景陵的陪葬墓之一。

骑友们登高远望。

参观完大宋碑,再返回到来时的大道上继续缓上坡向北直行,过义龙村后就能看到公路两侧的土坡上矗立着的华表。

左右各立有一座华表。


在村子农田地头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碑首刻着“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铭”的楷书,据说宋朝开宝六年(973年)曾修建景陵围墙,并立此碑石。

碑石背面。

碑后正北方有一座较高大的坟冢,听说是唐景陵的陪葬墓之一。

骑友们登高远望。


左右各立有一座华表。

接着就是石人石马等石刻雕像,一个接着一个摆放有序。

这就是唐景陵的神道了,公路两侧立着很多的石人石兽。

骑友们在路口参观石刻雕像。

唐宪宗景陵的文物保护碑。唐景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西北7公里的金帜山,是唐代第十一个皇帝唐宪宗李纯的墓地,李纯(778-821),唐顺宗李诵的长子,在位15年,勤勉政事,平定藩镇叛乱,晚年荒于政事,后因服用金丹中毒,病危之际被宦官杀害,终年43岁,葬于景陵。

唐景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

碑文上记载着唐宪宗李纯的简介。

神道上很多石刻都已被破坏。

一尊无头的文官雕像。

无头武官雕像。

已成为碎石的雕像。

通向景陵陵山金帜山的神道。


义龙赵家村路边的古代城门,上方为夯土城墙,下方城门垛为青砖砌成,

城门保存较完整,只是没有了门扇。村里人也说不清这座城门的历史,有人说是清朝的,也有人说是明代的。

城门洞上方的横梁。

从X308县道向西骑行,在武家村附近看到路边有一座被保护起来的石碑,

碑首上方刻着“唐金仙公主碑址”。金仙公主系唐睿宗第九女,玄宗第八妹,生于永昌元年(689),十八岁入道,四十四岁羽化洛阳开元观,开元二十四年(736)陪葬于其父唐睿宗李旦桥陵东南侧。

“大唐金仙长公主碑”通高4.34米,碑高3.67,宽1.2-1.32米,厚0.5米。圭额篆刻不清,碑文行书,共26竖行,徐峤之奉敕撰写,其胞妹玉真公主书丹。碑座龟形,龟头残缺,高0.67米,宽1.33米。此碑为稀有珍贵文物,现已搬迁至惠陵博物馆保存,现在的碑为复制碑。

偏东北的是惠萱太子墓。惠萱太子李业(?-735)是唐睿宗李旦第五子,唐玄宗之弟,母王德妃,死后追封为惠萱太子。

偏西南的是惠莊太子墓。惠庄太子李撝(683-724)是唐睿宗李旦第二子,唐玄宗李隆基异母兄,母为宫女柳氏,死后被追谥为惠庄太子。

骑友们将自行车停放在田边参观陵墓。

以前到桥陵来过多次了,但这次来感觉变化很大,新修建了景区大门和周边的很多建筑。

大门两侧汉阙造型的楼台。

桥陵景区参观门票40元/人,有老年证可免费参观。

骑友们在桥陵景区门前合影。

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位于丰山西南。李旦(662-716)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曾两次登基为帝,无所建树,后禅位于三太子李隆基,其退居太上皇,从而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桥陵内的阕楼遗址。阙楼一般是位于陵墓神道入口处大门两侧的建筑。

丰山下面的唐桥陵。

神道两侧矗立的石狮,

朱雀门遗址,在四象中朱雀代表南方,因此朱雀门也就是正南门,是桥陵最大的陵门。

神道两侧松树后面是排列整齐的石刻雕像。

神道的正前方立有一座墓碑。

正前方的墓碑。

上面刻着:1984年重修唐睿宗李旦墓碑,蒲城县人民政府。

碑正中刻着“唐睿宗桥陵”五个大字,为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隶书,矗立在朱雀门献殿遗址附近。


大盆的羊蝎子,

大口吃肉。




在骑友们大快朵颐中,一切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一次快乐而充实的公益骑行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本次骑行总里程约125公里左右,每位骑友都顺利地筹集到了一个爱心包。
前一篇:盘点2017年我们爆过的那些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