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骑行者_无疆
骑行者_无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58
  • 关注人气:1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2017-08-28 19:02:48)
标签:

骑行

无疆

红石峡

红碱淖

镇北台

DAY 6:榆林市-红碱淖景区-内蒙古新街镇,共骑行155公里。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从榆林市到红碱淖景区为平缓上坡路,从红碱淖-中鸡镇-蒙陕界-新街镇为大起伏上坡路。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榆林市迎宾大道东端路口的“金色榆林”牌楼。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榆林市北面有两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镇北台和红石峡,在我们离开榆林市之前要去那里看一看。先沿西包公路骑行到镇北台景区,榆林市总体南低北高,向北骑行一路上坡,从西包公路拐向镇北台景区后还要上一段四百米的大坡才能到达景区门口的广场。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由于到达的时间尚早,景区还未开门,只能远望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镇北台。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镇北台位于红山顶上,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明代长城要塞的观察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镇北台景区门票30元/人。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镇北台景区大门。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景区导览图。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在西包公路向镇北台拐的路口的马路斜对面,有一条通向红石峡的路口,如下图所示: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下图中,左侧路口为西包公路,右侧路口为通向红石峡景区的路,路口有红石峡和镇北台景区的指示牌。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从路口处一路下坡,先到达“红石峡生态公园”门口,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入参观。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继续下坡就进入了红石峡景区。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景区门口有“红石峡摩崖石刻”的省重点文物保护碑。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红石峡简介碑:红石峡为榆溪河中的一段,河道南北走向,东西峡壁对峙,峡内河水湍急,峡壁红岩耀目,景色优美。自古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到红石峡崖壁两侧题字刻诗以抒发边塞豪情,久而久之形成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珠联璧合,成为著名“榆林八景”之一的“红山夕照”。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红石峡景区入口,门票20元。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峡谷内一景。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峡谷内的石桥。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亭子。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摩崖石刻。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参观完红石峡,我们马不停蹄沿S302上国道G210继续向北骑行,出榆林市区,路边的土地沙化明显,路旁不时有沙丘出现。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但是路边绿化很好,一路都有绿色植物伴随前行。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路边沙化的土地上长满绿色的植被。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国道G210刚刚翻修过,地面干净整洁,由于有些路段还没有彻底修通,因此过往车辆非常少。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没有很高的山,只有起伏不定的沙丘,道路也随着沙丘的起伏而起伏,过去这两边一定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如今的飞播造林才使沙漠变为绿洲。沿途很少有村落,显得非常荒凉,但偶尔也有加油站、修车铺和小饭馆等可以补给的地方。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途径中营盘水库,就在国道G210公路的左侧,一眼望去,就像一颗蓝宝石一般镶嵌在沙漠绿洲上。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这个水库据说也是榆林市的水源地之一,因此环境保护的很好。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继续沿公路起伏前行。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途中在路边的一家小饭馆吃午饭,虽然路上的饭馆并不多,但这里的人非常实在,一盘炒面用很大一个盘子盛得满满的,一个人都很难吃完,价格却并不贵。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途中美景。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进入神木界。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在G210国道与店红路交叉路口沿店红路向东骑行,经过“葫芦素”收费站。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沿店红路、中锦路到达红碱淖景区。红碱淖景区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海拔1100米,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由于近年降水量减少和周边人为开发因素,红碱淖水量逐年减少,面临干涸危机。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红碱淖湖边的草原。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红碱淖虽然是收费景点,但顺着景区大门右侧的一条水泥环湖公路向前骑行,路边会找到很多条被踏出的小路可以到达湖边免费参观,但建议从景区大门对应的湖对岸寻找路径到湖边,那里的风景更好。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红碱淖的“淖”是蒙古语中水泊、湖泊的意思,红碱淖也被称作“昭君泪”或“神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湖面上飞翔的遗鸥。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参观了红碱淖,继续沿中锦路直达中鸡镇,从中鸡镇沿省道S301府深线向西北方向骑行。从中鸡镇开始,道路突然变为大起伏路,一个高塬接着一个高塬,省道S301从一个塬顶俯冲到塬底,又从塬底爬升到另一个塬的顶端,一个塬接着一个塬几乎没有平路的过渡;路边飞驰的大卡车也特别多,扬起很多灰尘;到达S301省道与小呼线交叉路口,这里是陕蒙界,过了陕蒙界前面有很长一段路还在修建需要不断地从边上绕路。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从陕蒙界向前骑行约16公里到达新街镇路口转盘处。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新街镇隶属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也叫扎萨克镇,位于国道G210与省道S301府深线交汇处,是榆林通向内蒙古的必经之路,一个不是很大的镇子,但因为该地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镇子上吃住的地方不少。也许是这里常年温度较低的缘故,这里所有的旅馆和居民楼上都没有装空调的,就连用风扇的都不多,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暖气管道。外地人夏季初来乍到都有些不习惯感觉还有些热,当地人说晚上就会冷的。看到街上的当地人都穿着长衣长裤,而那些穿短袖短裤或裙子的大多是外地路过的游客。在这里碰巧碰到了一家卖酸奶的,大家品尝了一碗正宗的内蒙古酸奶的滋味。
一路向北,骑行内蒙古之6:榆林-新街,观赏神湖红碱淖

       今天骑行出了榆林城,就有一种出关到塞外的感觉,一天的时间多半都在沙漠中间穿行。虽然路边的沙漠治理的很不错了,公路也修建的很好,但路边大面积的区域还是很荒凉的,不时可以看到破旧的被沙子掩埋了一半的房屋废弃在路边,让人倍感凄凉,如果天气好的话这条路还是风景不错的,要是碰上刮风下雨的可就惨了。一路上虽然村镇不多,但隔一段还是有补给的地方的,骑行这段路建议多带些饮用水,最好有同伴结伴而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