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友探亲之旅:韩峪水库骑行游记

标签:
骑行无疆阎良韩峪秦东陵 |

从国道G108一路向西南方向骑行,过临潼收费站,

从邵平店村附近(G108国道红绿灯处)的一条小路向左拐,一段一百多米长的上坡路段,中间路牌上标的是“壹二3队村道”字样,这里就是地图上标明“芷阳县遗址”的地方。

“芷阳”是秦朝时的一个县名,在今天的西安市以东。据《长安图》记载:“自骊山以西皆芷阳县地。盖秦时芷阳甚广,不止霸上也”(“霸上”就是现在的灞桥区田王村)。芷阳县在战国秦至汉时期建有皇帝的行宫,始建于秦穆公时代,初名霸宫;秦昭王时改为芷阳宫;汉改为霸城。1982年、1992年陕西省文管会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勘探发掘。但是现在这个地图上标明“芷阳县遗址”的地方却什么标志性的东西都没有了,据附近村民说很多人都按地图的指引到这里来找过,全都空手而归。

沿“壹二3队村道”继续向东骑行,穿过G30连霍高速公路,拐过两个弯后就到达了“洪庆堡村”。

在洪庆堡村南面的田地里有一处“坑儒遗址”,即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地方。在一户农家的菜园里我们看到一块临潼县人民政府1983年10月立的文物保护碑,碑正面写着“坑儒遗址”。

“焚书坑儒”一词源于《史记》中记载的“焚诗书,坑术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次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即为“坑儒”。

文物保护碑背面文字。

从这户农家宅院转过弯再向前行,在村后的田地里竖有一块较高大的石碑。

此碑立于1994年,骑友们围着石碑拍照、参观。

石碑正面写着“秦坑儒谷”四个大字,据附近村民介绍,此地名叫“鬼沟”,地下埋葬着数以百计的冤魂。

碑下面龟趺的头已经残缺不全了。

石碑阴面刻着“秦始皇坑儒遗址纪念碑碑文”,为陕西省教育学院教授高云光先生所撰。碑文内容:“秦坑儒谷,即今临潼县洪庆堡村南之鬼沟,西距西安城十五公里,北至县城八公里处,秦东陵区西南。《史记· 秦始皇本纪》云:始皇三十五年,儒生议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余,皆坑于咸阳。《文献通考》又云:其后,秦始皇再坑儒生七百人于骊山脚下。汉人记其事云:始皇命人种瓜骊山谷中温处,冬生实,诏儒生诸贤解辨,至则伏机孥射杀,自谷上填土埋之,历久声绝也,唐颜师古注诏定古文尚书序云:今新丰县温汤之处号马谷,谷之西有坑,古来相传的秦坑儒处也。洪庆,秦属咸阳畿内,汉唐时为新丰县辖。以秦坑儒于此,汉名憨儒乡。唐玄宗时建旌儒庙于此,命中书舍人贾至撰文勒石,致祭先贤,故又有旌儒乡之称。宋后庙毁碑亡,一九七零年于遗址发掘唐刻儒生像一尊,现存于临潼县博物馆。此地曾有马王庙一座,毁于一九五八年,足证此即古之马谷,儒生冢建于汉时”。

从洪庆堡村出来骑行到韩峪街道上,按地图上的标示这附近应该有一处“秦东陵”遗址,打听了很多人都始终没有线索。但令人欣慰的是,骑友“从头再来”终于打听到了自己老家的新址,并与亲人成功会面,完成了他此行的心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令人感叹!
从“韩峪村路”拐弯处开始一段1.9公里的上坡路段,虽然坡度并不是太陡,但骑着也并不轻松。

村路旁边的民房外墙上写着标语“盗掘秦东陵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看到这条标语应该离秦东陵遗址不远了。

一路上坡到范家村附近有一条三岔路口,右手边的路口处有一座大型牌坊,

牌坊上书“紫霞湖生态园”几个大字,里面就是韩峪水库所在地,现在已经发展建设成为紫霞湖生态园区。

所有参加此次骑行的骑友在此合影留念。

从牌坊内进入一路下坡,远远的能看到前方韩峪水库的大坝了。

前方路上还建有一个仿木质建筑的造型门,

大门正上方写着“紫霞湖”三个大字。

进入大门,左手边有一排类似农家乐的建筑,

这也许就是生态园里住宿吃饭的地方吧。

村路旁边的民房外墙上写着标语“盗掘秦东陵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看到这条标语应该离秦东陵遗址不远了。

一路上坡到范家村附近有一条三岔路口,右手边的路口处有一座大型牌坊,

牌坊上书“紫霞湖生态园”几个大字,里面就是韩峪水库所在地,现在已经发展建设成为紫霞湖生态园区。

所有参加此次骑行的骑友在此合影留念。

从牌坊内进入一路下坡,远远的能看到前方韩峪水库的大坝了。

前方路上还建有一个仿木质建筑的造型门,

大门正上方写着“紫霞湖”三个大字。

进入大门,左手边有一排类似农家乐的建筑,

这也许就是生态园里住宿吃饭的地方吧。

右侧河道里有一汪水塘,水面上游弋着一群白色的水鸭。

前方就是库区大坝,坝上的“韩峪水库”四个大字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坝基下面的围栏里饲养着很多动物。

大坝前有一段几米长的陡上坡路,骑上去就是水库大坝坝顶。

从一侧铁丝网可以看到下面的坝基上伺养着狗、羊、猪、鸡、鸭等家畜家禽。

坝基下面的河道,远处是起伏的山路。

大家在大坝上欣赏库区的风景。

围栏里的山羊也好奇地在观察我们,

园区里饲养着很多只藏獒,也许是我们的到来惊动了它们,山谷里到处是此起彼伏的狗吠声。

美丽的紫霞湖,像她的名字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湖坝拦截着的湖面。

虽然是寒冬季节,草木枯萎,依然能感受到紫霞湖的魅力,相信夏季的这里一定是个美不胜收的休闲胜地。

湖水一侧靠近岸边的地方有一座雕像,一个渔翁正在河边垂钓。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正是这尊雕像的生动写照。

骑友们在河边欣赏湖面风景。

非常适合夏季来此避暑、休闲。

岸边的芦苇迎风摇摆,把湖面风景衬托的更加妩媚。

湖边村落旁的柿子树上还挂着一些熟透的红柿子。


虽然是寒冬季节,草木枯萎,依然能感受到紫霞湖的魅力,相信夏季的这里一定是个美不胜收的休闲胜地。

湖水一侧靠近岸边的地方有一座雕像,一个渔翁正在河边垂钓。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正是这尊雕像的生动写照。

骑友们在河边欣赏湖面风景。

非常适合夏季来此避暑、休闲。

岸边的芦苇迎风摇摆,把湖面风景衬托的更加妩媚。

湖边村落旁的柿子树上还挂着一些熟透的红柿子。

参观完韩峪水库,从原路返回到“紫霞湖生态园”牌坊外的路口处,根据村民的指点,下坡约200余米后向右拐入另外一条水泥路村道中,继续一路下坡约500米后就能看到路边立着一块“秦东陵”的文物保护碑。

秦东陵是1986年被发现的,现探明有四座陵园。据史料记载,陵园内埋葬着的是秦始皇的曾祖父母昭襄王和唐太后、祖父孝文王与养祖母华阳太后、父亲庄襄王与母亲帝太后、昭襄王之母宣太后、昭襄王之子悼太子等。

秦襄王之母宣太后就是电视剧中的芈月,也就是说芈月的陵墓也在秦东陵中。

参观完秦东陵,从附近的枣园路一路下坡到宽敞的骊山大道上,

由于骊山大道和凤凰池东路之间有段路正在修建,大家推车而过。

从凤凰池东路一路向北骑行到芷阳三路,途径鹦鹉寺公园到达贾平凹文化艺术馆,这里是免费参观景点,骑友们进入参观。关于这里的详情请见本人另一篇博文介绍:《骑行贾平凹文化艺术馆、鹦鹉寺公园》,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b38d50102wiz1.html。

参观完“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大家经原路返回了阎良,结束了一天的骑行。

秦东陵是1986年被发现的,现探明有四座陵园。据史料记载,陵园内埋葬着的是秦始皇的曾祖父母昭襄王和唐太后、祖父孝文王与养祖母华阳太后、父亲庄襄王与母亲帝太后、昭襄王之母宣太后、昭襄王之子悼太子等。

秦襄王之母宣太后就是电视剧中的芈月,也就是说芈月的陵墓也在秦东陵中。

参观完秦东陵,从附近的枣园路一路下坡到宽敞的骊山大道上,

由于骊山大道和凤凰池东路之间有段路正在修建,大家推车而过。

从凤凰池东路一路向北骑行到芷阳三路,途径鹦鹉寺公园到达贾平凹文化艺术馆,这里是免费参观景点,骑友们进入参观。关于这里的详情请见本人另一篇博文介绍:《骑行贾平凹文化艺术馆、鹦鹉寺公园》,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b38d50102wiz1.html

参观完“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大家经原路返回了阎良,结束了一天的骑行。
以下是参加本次骑行的部分骑友风采:
骑友“糖豆”
骑友“松柏”

骑友“田心”

骑友“燕子”

骑友“草儿”和“从头再来”

骑友“大川”和“海棠花”夫妻档

骑友“大地”、“悟空”及三位女骑友

骑友合影

附:全程路线图

骑行时间:2017年01月14日
骑行路线:西安市阎良区—迎宾路—新关路—G108—芷阳县遗址—坑儒遗址—韩峪水库—秦东陵—凤凰大道—秦王一桥—原路返回阎良
骑行距离:全程100公里
骑行路况:全程柏油路,有部分上坡路段
骑行难度:

骑友“田心”

骑友“燕子”

骑友“草儿”和“从头再来”

骑友“大川”和“海棠花”夫妻档

骑友“大地”、“悟空”及三位女骑友

骑友合影

附:全程路线图

骑行时间:2017年01月14日
骑行路线:西安市阎良区—迎宾路—新关路—G108—芷阳县遗址—坑儒遗址—韩峪水库—秦东陵—凤凰大道—秦王一桥—原路返回阎良
骑行距离:全程100公里
骑行路况:全程柏油路,有部分上坡路段
骑行难度:
欢迎扫码关注“阎良骑行爱好者群”公众号
前一篇:2016年个人骑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