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骑行无疆阎良安康宁陕 |
一、前言
二、队员介绍
骑友“小鱼”,本次活动最初的倡导者,也是本次队员中的强驴之一。

骑友“天边的云”,看着年轻矫健的身躯你能猜到她今年已经62岁了吗?今年夏天刚刚骑行川藏线回来的强驴,让我们这些后辈都甘拜下风。

骑友“月亮”,本次队伍中最身强力壮的大力士,途中遇到过不去的烂路都得靠他一趟趟肩扛手推帮助大家把车子弄过去。

骑友“玲珑珠儿”,虽是新手,却有着顽强的毅力,一路不甘落后,勇往直前。

骑友“从头再来”,一路离不开音乐相伴的新手,通过这次长途跋涉,锻炼成长了不少,收获颇多。

最后是本人“无疆”,本次骑行活动的筹划者。

三、线路攻略
四、骑游记录

老牛坡遗址是陕西规模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大型建筑基址、青铜冶铸和较高等级墓葬的发现,说明这里是商王朝在渭水流域的一处中心聚落遗址。


蔡文姬(公元177-249年),名琰,字文姬,今河南杞县人,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博学多才,通晓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东汉末年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纪念馆院内。

院子左边有一条碑廊,

陈列着历代名人碑记石刻。

碑廊。

碑廊的后面有一个巨大的书籍造型的石雕作品,书页上写着蔡文姬《悲愤诗》第一章的部分内容。

院子右侧有一座“归汉亭”。蔡文姬一生坎坷,年轻时被匈奴掳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后来曹操感念与其父亲的故交才把她从匈奴赎回了中原。

归汉亭旁边有一块残缺的石碑。

院子正前方是蔡文姬墓,墓前有一尊蔡文姬的雕像。

蔡文姬墓。

墓碑。

纪念馆院子的右侧是“蔡文姬生平展”馆,

馆内详细介绍了蔡文姬坎坷的一生经历和她在文学、音乐方面的造诣。

蔡文姬生活的时代背景简介,

生平事迹,

模型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

蔡文姬智对丞相曹操的典故,

蔡文姬雕像,

“胡笳十八拍”绘画作品,

后世关于蔡文姬的绘画影视作品展示。


“蓝田九大碗”是陕西有名的地方风味饮食,分别是:炖白菜、炖虎皮豆腐、炖萝卜片、方块肉、甜饭、条子肉、芥末萝卜丝、红烧肉丁老豆腐、丸子炖海带。

其中除了方块肉、甜饭、条子肉外,其余的六大碗吃完后还可免费再续添。

另外还会免费提供红豆米饭、一盘凉拌粉条和稠酒,整个套餐的价格是198元。

骑友们共同举杯祝福我们的骑行顺利。


灞河的对岸是白鹿原,

可以依稀看到对面塬上写着“蓝田白鹿原”几个大字。


高速公路高架桥通过辋川一号隧道,

经过河口村,

到达辋川镇,

过辋川镇约4.8公里平缓起伏上坡到第一条隧道口,没有看到这个隧道的名字,里面也没有灯光,需开启手电筒通行,隧道长约500米,隧道内是平路。

通过第一条隧道一路起伏上坡约7公里,到达第二条隧道:南北沟隧道,全长1762米。

这条隧道也是无灯隧道,隧道里是下坡路,一路缓下坡到出口。

出第二条隧道口继续下坡1.8公里,就到达了第三条隧道:凉水沟隧道,全长872米,仍然是无灯隧道,隧道内为平路。

出了第三条隧道继续沿蓝葛路前行,一路依山傍水,

山峦起伏,


路边有葛牌古镇的简介:相传在清朝年间,葛牌镇上有三棵柳树,长得非常茂盛,旁边葛丛生,爬满了柳树,形成了一座天然牌楼,葛牌由此得名。葛牌镇历史悠久,建于明末清初,是蓝田四大古镇之一、秦岭古道之咽喉、古都长安门户之一,曾是蓝田、商州、柞水三地周边地区物资集散地,历史上的商贸重镇。红.军长.征期间,红.25.军曾在此驻扎半年之久,留下了红.25.军军.部、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和红.25军.野.战医院等旧址。



镇上公路两边都是农家乐,可以吃饭、住宿。

镇上有座关帝庙,有几个老人在这里上香朝拜。

关帝庙里矗立着手拿大刀的关公雕像。

关帝庙马路对面有一株老树,身上挂着红布,应该有一定的树龄了。

前面有一条仿古建筑的“葛牌街”,由于是大清早,街上的商铺还没有开门,看着比较冷清。

一株榆树上吊着长长的金黄色的玉米串,金秋十月的丰收气息油然而生。

我们顺着镇子三岔路口上的“红.25.军野.战医院旧址”的指示牌向前骑行了很久,后来听当地人说旧址还在山上要爬山上去才能看到,于是不得不放弃了参观。

坡度并不太陡,

盘山路,

一口气骑到坡顶,前面有柞水方向的指示牌。

坡顶海拔1540米,

顶上有文公岭简介,1935年在这里曾发生过文公岭战.斗。

俯瞰上来的盘山路,曲曲弯弯,倒也蜿蜒曲折。

“文公岭战.斗旧址”纪念碑,

碑后的碑文。

文公岭景区登山入口,

文公岭顶也是蓝田县和柞水县的分界。


石碑的下方还画着“柞水旅游示意图”。

石碑背面写着“江河界”的红色大字,说明这里是秦岭山脉中长江、黄河水系的一处分水岭,从天上下来的雨水落在山上,流到蓝田一边的水流最终将流入黄河,而流到柞水一边的水流最终将归入长江。应该说这里也是关中地区和陕南的一个分界。

在石碑的旁边有一组一家三口打糍粑的雕像,父亲抡起大锤砸向大石块上的一堆糍粑,而母亲则带着孩子在一边观看。后面是一座观景亭。

雕像前的大石头上还写着一首诗:柞水九间房,洋芋当主粮;房前石窝窝,打得糍粑香。

从观景亭向下望去,下山的路也很曲折。

盘旋的下坡路。


沿蔡九路继续缓下坡骑行,到曹坪镇踩玉河口基本就变为平路了,

从踩玉河口三岔路口选择从走瓦丰路,一路起伏缓下坡经马家台乡、瓦房口镇骑行到省道S307上,

沿省道S307平路骑行,向南经肖台乡、兴坪镇。


据百度资料:清朝顺治初年,豫、鄂、川等地客商看中此处水运交通发达的优势,来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清道光年间因凤凰嘴至西安的骡马道辟就,水运至此而后通过水运发往湖北等地,商旅往来多云集于凤凰嘴,此地形成固定的集市。在嘉庆年间凤镇街新建街房百余间,商业一时繁荣之极,有“小上海”之称。在清末民.国初年,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满街,形成了32个大的商号。凤凰镇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

大家在“凤凰古镇”的牌子下合影留念。

凤凰镇至今还留有许多建于明清时期以四合院为主沿袭徽派建筑风格的古建筑。

商贸街正在修路。


出小岭镇,4公里缓坡+4.5公里盘山陡坡到顶,

小岭顶上有块路牌,上面写着海拔1200米。


路口处有一块“柞水溶洞”的指示牌,旁边是高速公路。

顺着指示牌的方向前行,很快就到了风洞景区,风洞也是柞水溶洞之一。

风洞深约15公里,洞内迂回曲折,最大处如石瓮,可容千人以上,因洞内凉风习习故名风洞。

再向前就到达了石瓮镇,这里比较繁华,住宿、吃饭的地方很多。

继续前行就到达了柞水溶洞景区。

门口有地址公园的简介。

柞水溶洞被誉为“北国奇观”,有大小溶洞上百个,是全国十大名洞和陕西省十大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

入口处旁边建有“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溶洞入口,里面依靠山体建有一座高高的电梯,可供游客上下山,

入口处仿古牌楼大门两侧有楹联“云绕青山山映水,树隐幽洞洞含天”,是原陕西省.长李庆伟的题字。




门口有地址公园的简介。

柞水溶洞被誉为“北国奇观”,有大小溶洞上百个,是全国十大名洞和陕西省十大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

入口处旁边建有“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溶洞入口,里面依靠山体建有一座高高的电梯,可供游客上下山,

入口处仿古牌楼大门两侧有楹联“云绕青山山映水,树隐幽洞洞含天”,是原陕西省.长李庆伟的题字。

大家在门前合影留念。由于时间已晚来不及进去参观,只能继续赶路。

从柞水溶洞景区平缓下坡骑行约23公里进入镇安县城。

晚上大家夜市小聚,

一把烤肉,几碟小菜,一杯薄酒,犒赏一下自己,也籍以舒缓紧张赶路的精神。


从柞水溶洞景区平缓下坡骑行约23公里进入镇安县城。

晚上大家夜市小聚,

一把烤肉,几碟小菜,一杯薄酒,犒赏一下自己,也籍以舒缓紧张赶路的精神。


金台山文化旅游区于2016年10月1日刚刚试开园,是以古兴隆寺的修复和扩建为基础,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是面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的文化旅游区。

门前的刻经塔精美绝伦,上面刻着“佛顶尊胜陀螺尼经”。

塔底座上雕刻着精美图案。


从县城出来4.5公里后开始一段长约1.5公里的上坡,

坡顶有一座观景亭,

从这里向前开始下坡,约3公里后进入起伏道路。

途径“塔云山”景区路口。塔云山是驰名秦、鄂、川、豫等地的道教名山,主峰海拔1665.8米,形似宝塔。山上道教古建筑群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500多年历史,其中的金顶观音殿建于万仞绝顶之上,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继续起伏前行,途径青铜关镇。

这一路基本都与G65包茂高速并肩同行。

一路不乏美景,大家走走停停,拍照留念。

路边的山石,

路旁的河流,

吊桥。

铁索石板吊桥。

美丽的风景使人流连忘返、不忍前行,干脆大家一起合影吧。

再骑上车子来一张,

再来个背影的。

拍完照继续赶路,

进入安康境内。

还是一路起伏前进。

途径一座庙宇,名“仙姑碥”。据资料介绍,相传明朝宏志年间赵湾丫头沟有姓崔的女子,其父是石匠,在随父开凿路时,女儿为父送饭送茶,因工程浩大,费时长,求父在岩下凿一洞以避风雨,竣工后崔女年近18岁,其父想将其许配周姓人家,崔女自幼解修练术心志清白不愿婚嫁,遂于正月十三日午夜抱一公鸡逃至原栖身的洞中,坐化成仙。次日周姓娶亲时已不见崔女,沿路寻至石洞,见崔女微笑坐化圆寂,人们遂建起庙宇,改称仙姑碥,称崔女为仙姑娘娘。


从这里向前开始下坡,约3公里后进入起伏道路。



这一路基本都与G65包茂高速并肩同行。

一路不乏美景,大家走走停停,拍照留念。

路边的山石,

路旁的河流,

吊桥。

铁索石板吊桥。

美丽的风景使人流连忘返、不忍前行,干脆大家一起合影吧。

再骑上车子来一张,

再来个背影的。

拍完照继续赶路,

进入安康境内。

还是一路起伏前进。


仙姑碥原有房屋7间,有戏楼、油坊、香客食堂,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庙举行大会,远至数百里的信徒都云集于此,春节各地玩花灯社火,必在十三日前往仙姑碥拜年。每逢初一十五,特别是除夕夜的仙姑碥,格外热闹,炮声不断,香火不息,距五里开外都能闻到香火味。陕西省境内的,全国各地的香客,不远千里前来祭拜。

仙姑碥是用石头依山而建的一座小庙。

庙外的公路上用红布围着山体,绵延数里,

远远望去,格外醒目。

山路起伏,过了小河镇,前面便开始修路了。

仙姑碥是用石头依山而建的一座小庙。

庙外的公路上用红布围着山体,绵延数里,

远远望去,格外醒目。

和尽情的戏水,

玩嗨了的“小鱼”。

再向前骑行,道路更加难走。

这里根本就没有路了,只能推着车子前进,

很高的土坡,疏松的土质,推车都费劲,

大家相互协作,互相帮忙,合力推车。

连附近看热闹的都过来帮忙了,


玩嗨了的“小鱼”。

再向前骑行,道路更加难走。

这里根本就没有路了,只能推着车子前进,

很高的土坡,疏松的土质,推车都费劲,

大家相互协作,互相帮忙,合力推车。

连附近看热闹的都过来帮忙了,

这段是仅能容一人行走的砂土路,稍不注意都会摔倒,连摩托车都难通过,

幸亏队员“月亮”帮助大家逐一把车子推了过去。

水库倒影。

继续沿省道前行。一共约12公里的修路路段直到快到赵湾镇时才结束,据说这段路要到2017年底才能修完。

路旁河道。

到达甘溪镇。

过了甘溪镇,继续大起伏前进,前面有一座“梁家山隧道”,隧道不长,但也没有灯。

出隧道继续起伏前行约16公里最终到达旬阳县城。

旬阳县有新城和老城之分,老城坐落在一座名为公家梁的小山上,老城的街道沿山势盘旋而上,山顶最高处坐落着一座古建筑群——旬阳文庙。

这里有安康乃至陕南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后历代重修扩建,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月台、大成门及厢房、棂星门、照壁、义路等。


幸亏队员“月亮”帮助大家逐一把车子推了过去。

水库倒影。

继续沿省道前行。一共约12公里的修路路段直到快到赵湾镇时才结束,据说这段路要到2017年底才能修完。

路旁河道。

到达甘溪镇。


出隧道继续起伏前行约16公里最终到达旬阳县城。


这里有安康乃至陕南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后历代重修扩建,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月台、大成门及厢房、棂星门、照壁、义路等。


顶上建有一座小广场,广场的地面上刻着八卦图案。

前面台阶之上有一座石牌坊,

牌坊门阙上写着“返璞归真”四个大字。

牌坊后面是一座大型石刻雕像,雕塑的主题是“庄周梦蝶”:庄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战国时期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庄子说他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是庄子;而当他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还是庄子并非那只蝴蝶。所以他困惑了,究竟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那只蝴蝶做梦变成了现在的庄子?这是庄子提出的一道著名哲学命题,他认为人有时不可能确切区分现实与虚幻。

绕过雕塑沿台阶继续向上走,顶上又是一座小广场,

广场上有景观石和几株大树,这里正是观看太极城的最佳地方。

由于清晨有雾,过了很久才能依稀看到地面上的景观。

虽然大雾还未散尽,太极城却已现出了部分真容,

整个县城果然像太极图一样被S形的旬河水自然分割了开来,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使得。

由于我们还要赶路不能多耽误,所以从山上另一条路盘旋而下,直接到达了国道G316上,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走的路。


渡口有小船摆渡于汉江两岸。

这里修路的路段更是难以通行,有一段路根本连车子都没法推过去,只能扛在肩上通过。幸亏遇到一位当地人热心帮忙扛车,才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在几乎超过45度的碎石斜坡上要将空车子推上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这么一辆接一辆,六辆车都顺利扛了过去。感谢这位热心人的帮助,真心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前面还有土坡路,

灰土路,

碎石路,

大家小心翼翼逐一通过。

路旁的河道,

汉江水在这里变得很浅,几乎无法行船。

一台挖掘机又挡住了去路。

好容易进入了汉滨区,路况稍微好了一些,仍然起伏较大。



过了早阳镇,修路路段就结束了,路面变得宽阔起来,

两侧的高山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高塬,视野开阔了很多。

进入安康市区,可以远远看到一座矗立在黄洋河与汉江交汇的陡峭巨岩----八公岩顶上的塔,

奠安塔,建于1917年,七级,高约30米,据说建此塔是为了镇安康地气,配金州风物。

塔身正门门额上刻着“奠安塔”三字,塔上第四级每面都写有四个大字,

分别是: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

塔门两侧刻有“修缮奠安塔碑记”,

碑记。

塔身一侧还张贴有关于奠安塔的传说。

从黄洋河大桥进入安康市区。

安康汽车站。安康市的住宿并不太贵。

饭菜也还可口,价格适中。

吃过晚饭趁着天色尚早,我们骑车去附近的香溪洞游玩。一路盘山而上,公路边还有专供游人行走的道路。

首先到达“头天门”,


奠安塔,建于1917年,七级,高约30米,据说建此塔是为了镇安康地气,配金州风物。

塔身正门门额上刻着“奠安塔”三字,塔上第四级每面都写有四个大字,

分别是: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

塔门两侧刻有“修缮奠安塔碑记”,

碑记。

塔身一侧还张贴有关于奠安塔的传说。


安康汽车站。安康市的住宿并不太贵。

饭菜也还可口,价格适中。


首先到达“头天门”,

头天门牌楼后方刻着“香溪洞”的字样。

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成仙。后人在此架桥筑楼,凿岩开洞,名之"香溪洞"。山上道观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面积10平方公里。

继续向上骑行,到达“二天门”。

再向上骑行,到达南门售票处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售票处海拔约550米。从山上看远处的余晖非常漂亮。

市区夜景,

街道夜景。

这条隧道里面有灯光照明。

出隧道继续沿国道G316前行,过蒲溪镇再向前骑行约1公里,路边有一处“两合崖”景区。

两合崖始建于汉代,是儒、释、道三教合一,集观光、休闲和传统宗教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从国道G316路边向里走约260米即可到达景区。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景区导游图。

一座正在修缮中的戏台。

正前方是一座大殿,

大殿中间是“泰山大帝”,左侧“女娲殿”,右侧“斗母殿”。

大殿前有一块“两合崖观音殿遗址”保护碑,碑后有简介。

大殿右侧有一条上山的台阶路。



两合崖始建于汉代,是儒、释、道三教合一,集观光、休闲和传统宗教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从国道G316路边向里走约260米即可到达景区。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景区导游图。

一座正在修缮中的戏台。

正前方是一座大殿,

大殿中间是“泰山大帝”,左侧“女娲殿”,右侧“斗母殿”。

大殿前有一块“两合崖观音殿遗址”保护碑,碑后有简介。

大殿右侧有一条上山的台阶路。

从大殿左侧绕行参观,有钟楼,

巨型如来佛像,

鼓楼,

十八罗汉,

再向后走,是两合崖道观。

后面院落,

左侧有一座四层宝塔,

旁边是“地母殿”,

对面是“药王殿”,

药王殿的旁边还有“财神殿”,

地母殿前的石碑。

再后面是“玄天宫”,

右边有条通道,两侧是“碑文长廊”,

巨型如来佛像,

鼓楼,

十八罗汉,

再向后走,是两合崖道观。

后面院落,

左侧有一座四层宝塔,

旁边是“地母殿”,

对面是“药王殿”,

药王殿的旁边还有“财神殿”,

地母殿前的石碑。

再后面是“玄天宫”,

右边有条通道,两侧是“碑文长廊”,

左手边山崖上建有“四圣宫”,

下面有“二十八宿”画像,

右侧碑廊里的书画作品。

“中八仙”,

左侧崖壁上有很多佛龛,里面都放着佛像。

放生池,池边有“张果老倒骑驴”等八仙人物造像。

一线天,

从一线天下的通道经过,这是由两侧山崖自然夹击形成一线天景观,通道仅容一人通行。

一条窄小通道。

金仙大殿,

玉亭阁,

下山的通道,

下山台阶。

景区门前有一个卖“石磨粗粮玉米饼”的小摊吸引着骑友们驻足观看,

用石磨将玉米磨碎、揉成团,再经油炸成饼状,

炸出的玉米饼呈金黄色,吃着味道还挺不错。



我们未在汉阴停留,而是继续沿国道G316前行,过汉阴后有一段较长的下坡路段。


过了隧道又与汉江交汇前行。

第二条隧道“长安坝隧道”,全长344米。

出了隧道就到达石泉县城前的三岔路口,这个路口是国道G316与G210相交的路口,从右侧G210国道前行进入石泉县城。


石泉古街全长1公里,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繁荣富裕的商贸一条街。如今经过修复重建,成为了一条仿古商业休闲步行街。

南门城楼门阙上写着“雄临汉浒”四个大字。

里面有“石泉博物馆”,

一座仿古牌楼,

牌楼正上方写着“赏石听泉”四个大字,左右有楹联“石韵和谐吟白雪、泉声清雅唱阳春”。

仿古一条街,

仿古街道。


对面山上立着“十泉十美”的红色大字。

江边的岩石泛着红色。

晚餐我们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石泉大盘鸡”。

吃完晚饭,又去汽车站旁的一处公园里攀登了里面的一座小山,弯弯曲曲的登山小径,路灯忽明忽暗,绕来绕去最终到顶,山顶海拔510米,顶上有一面墙,墙上题有四首诗。

诗名:登云雾山



诗名:登云雾山
为侍椿庭卧碧霞,居然尘世有丹砂。
金炉香篆奇花迴,玉桂岩悬古字斜。
泉注珍珠天蕴璞,麓连银杏地抽芽。
群峰万里皆拳石,直向扶桑览日华。

毕竟蓬莱别有天,雨晴高下隔云烟。
五龙峦嶂形天桥,百子村灯影接连。
入夏山犹凝白雪,非秋稻早熟红莲。
探幽直到鸡鸣处,此地无僧亦悟惮。

列仙丹灶几春秋,仙丢丹还洞尚留。
霓亘峰腰云拥足,雷行山脚日当头。
银屏低拱排鹓序,铁瓦高标认蜃楼。
呼吸仍应通帝座,欲邀太白共兹游。

会赛龙华菊正开,尘凡都许到天台。
寒钟度涧孤猿啸,残月穿松野鹤猜。
厄避茱萸频插帽,欢承菽水且衔杯。
仙峦福地知多少,不羡登高作赋才。

诗的落款:清 刑部员外郎 朱元.勋 题。

今天骑行的总里程是100公里。需要说明的是:石泉县是旅游重点县,尤其是节假日来这里的游客很多,因此这里的旅馆酒店价格较高,还比较抢手,稍微物美价廉一点的房子一会儿就被人订完了,最好提前预定或在汽车站附近旅馆较多的地方寻找。

金炉香篆奇花迴,玉桂岩悬古字斜。
泉注珍珠天蕴璞,麓连银杏地抽芽。
群峰万里皆拳石,直向扶桑览日华。

毕竟蓬莱别有天,雨晴高下隔云烟。
五龙峦嶂形天桥,百子村灯影接连。
入夏山犹凝白雪,非秋稻早熟红莲。
探幽直到鸡鸣处,此地无僧亦悟惮。

列仙丹灶几春秋,仙丢丹还洞尚留。
霓亘峰腰云拥足,雷行山脚日当头。
银屏低拱排鹓序,铁瓦高标认蜃楼。
呼吸仍应通帝座,欲邀太白共兹游。

会赛龙华菊正开,尘凡都许到天台。
寒钟度涧孤猿啸,残月穿松野鹤猜。
厄避茱萸频插帽,欢承菽水且衔杯。
仙峦福地知多少,不羡登高作赋才。

诗的落款:清 刑部员外郎 朱元.勋 题。



公路上没有行人,也很少有车辆,

缓缓的上坡路,雨点说大不大,但路已经全被打湿了。

路边仅有一些卖山货的村民还在坚守着他们的小摊,

沿途卖的多是山里采摘的野猕猴桃,

猕猴桃,

个头很小的野生猕猴桃,

也有卖毛栗子的。

经过连续23公里的上坡路,终于到达了山顶——土门垭,前面终于迎来了一段长长的下坡路,


路况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修路加上下雨,路面变得泥泞、湿滑。

但山里的风景还是不错的,云山雾绕。

每个人的后背都甩了一身的泥水,

这时已经没人在意这些了,只想着前进、前进。

路边的一座木板吊桥通向河对岸的村庄。

远处的山,

白色的云飘得很低很低,

云绕着山,像条白色的绸带,

前进的道路却始终充满着泥泞。

进入宁陕界。

继续缓上坡起伏前进。

中途有一阵雨下的很大,大家只好稍微休整一下,避了会儿雨。

最终还是坚持到达了宁陕县城。

县城周边的山。

宁陕县距西安185公里。

“宁陕厅故城”保护碑。清朝时设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1913年设宁陕县。宁陕厅故城也就是说这里是宁陕老县城的意思。

宁陕县城隍庙就建在老县城里,


继续缓上坡起伏前进。

中途有一阵雨下的很大,大家只好稍微休整一下,避了会儿雨。

最终还是坚持到达了宁陕县城。


宁陕县距西安185公里。

“宁陕厅故城”保护碑。清朝时设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1913年设宁陕县。宁陕厅故城也就是说这里是宁陕老县城的意思。


路边经过一座小拱形桥就到达了宁陕城隍庙。

宁陕城隍庙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总面积近六千平方米。宁陕城隍庙奇特之处是,它建在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外形酷似一船,四周环水,颇具特色。数百年来历经洪水袭击安然无恙,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古建筑群中堪称一绝。

“宁陕城隍庙”文物保护碑。

城隍庙内部一景。现在城隍庙为收费景点,每人20元。

宁陕县滨河公园美丽夜景灯光。


宁陕城隍庙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总面积近六千平方米。宁陕城隍庙奇特之处是,它建在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外形酷似一船,四周环水,颇具特色。数百年来历经洪水袭击安然无恙,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古建筑群中堪称一绝。

“宁陕城隍庙”文物保护碑。

城隍庙内部一景。现在城隍庙为收费景点,每人20元。


五、后记
前一篇:“阎良骑行爱好者群”宣传片
后一篇:美食之旅:渭南万达广场骑行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