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长坳古镇、唐永康陵和庄陵

标签:
阎良无疆骑行长坳古镇唐永康陵 |


在关中环线上与其他几位骑友汇合后,一起翻越荆山塬进入富平境内,

通过富平县西边的石川河大桥,

经过富平县淡村镇后上国道G210。

在淡村镇附近骑友的车子不幸被扎,大家停下补胎。

从某种意义上说,骑行也是旅行的一种方式,但与其他旅行方式的区别之一是更注重路上的经历。与大自然真正的零距离接触,感受路上的风雨霜露、路上的山水草木、路上的气温变化甚至路上的尘土飞扬,包括扎胎补带这样的意外都是骑行者眼中的乐趣所在。这就是骑行的魅力!

越过国道G210向西进入三原县境内,从乡间小路向西穿插,

沿村中小路向陵前镇长坳村前进,

长坳村里有“长坳古镇”的指示牌,按照箭头指示方向前行,

看到路边树上挂着的古镇旗帜了,

路边的古镇景区示意图,

长坳古镇大门,

门前合影留念。

古镇大门两侧矗立着很多兵马俑的造型,

有站姿的也有跪姿的,像是守卫城门的忠诚卫士。

进入大门,前方是一条通往下方的通道,

通道右侧还有一条斜坡也通向下方,古镇允许自行车摩托车等从这条小路进入。

下了这段小坡后,可以看到下面古镇的街道,整个古镇建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之中。此时街道上已经有一群从铜川骑行来的骑友了。

进入古镇街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伫立在河中的一尊“三面观音”像。

路边石碑上刻有“三面观音”的简介。

三面观音象征着人们心中的真、善、美,也象征着慈悲、智慧、和平。

所谓“千人千面”,在不同的人心中,菩萨也会有不同的面孔,唯有行善的人才可以看到慈悲的一面。

这种“三面观音”雕像在很多寺院中都可以看到,造型大同小异,不过一般都很高大,像是在高高审视着人间的一切。

狭长的山谷中开辟出的古镇,中间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河。

街道边的雕塑——“指鹿为马”,

雕塑——“拉着独轮车的人”,

雕塑——“纺线人”。

珍禽乐园,

珍禽乐园需要购买动物投食方可进入参观,

里面有成群的鸵鸟,

鸽子以及孔雀等动物。

路边的木质跷跷板,

跷跷板。

再向前是一片游乐场区,

沙滩摩托游乐场,

卡丁车跑道,

长长的卡丁车跑道。

从小镇左边沿美食街前行,经过珍禽乐园、游乐场后,拐过一个弯就到了峡谷的尽头,前方一段长长的台阶通向上方的扶苏庙,古镇的指示牌上标注为“大王庙”。

今天在这里不光偶遇了铜川的骑友,还有一波来自咸阳的骑友也碰巧赶来,加上我们这些来自阎良的骑友,整个小镇到处都是骑行者的身影,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普通游客,看来骑行运动对于周边旅游业的发展真是不可小觑啊。强烈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关注这个动向,早日推出有利于骑行者的优惠政策,如修建骑行专用道路、修建免费存车处、对骑行者进行票价减免等政策,相信这些政策的落地对于周边类似这样的乡村游定能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铜川骑友合影。

扶苏庙山门,

影壁墙,

墙后是深深的峡谷。

寺院,

靠右边最前面的一幢房子是“大王殿”,门前有两颗高大的古槐,

大王殿的房子稍显古旧,不知建于何年何月,

殿内供奉的应该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吧,相传扶苏的夫人就是当地人,所以村民修建了扶苏庙来纪念这位皇亲国戚。

大王殿后面院子正前方有一座正殿,应该是新修建的,还没有名称,

殿内供奉着三尊佛像。

右侧也是一所新建的庙宇,叫财神殿,

殿内供奉着神像。

左边的庙宇,

里面供奉着三尊圣象。

院中有一口井。

院子右侧全景,

院子左侧一角。

参观过扶苏庙,还得从这条美食街原路返回。

接下来参观小镇的另一边,小镇的右侧是“窑洞风情街”。

街上矗立着很多仿铜质雕塑,

街道中间栏杆里还有仿秦代铜车马的雕塑,

铜车马雕塑。

窑洞风情街,

木质农具,

窑洞商铺,

窑洞商铺,

窑洞商铺,

街道中间设立了免费体验区,可以免费体验打墙,

烧制砖瓦的土窑,

可以免费体验捣瓦坯、

免费拓炕坯,

体验区,

免费体验打胡基等。

窑洞风情街,

街头雕塑,

窑洞风情街,

街头雕塑,

街道的尽头有几级台阶,台阶上有一头耕牛的雕塑,

俯卧在地的健壮耕牛,

头上长着两只有力的犄角。

旁边的简介上将它称为“古镇神牛”,简介中讲述了耕牛为保护主人而与饿狼英勇搏斗最终牺牲的感人传说。

“古镇神牛”雕塑的后面是一条地道入口,这条地道是通向前方唯一的通道。

“地道”简介,原来这条地道是战争年代遗留的产物。

进入地道口,

刚进入不久就看到一个天井口,井壁四周有凹坑,应该可以攀登而上。

继续前行,前面要上一个大坡,

一路上坡,

远远地看到了出口的光线,

到达出口处。

地道的另一头别有洞天,仍然在一处峡谷中,但这里的植被覆盖非常好,到处是绿树青枝。一条木质的栈道连接着地道的出口,

顺着栈道前行,中间有上下栈道的楼梯,

继续前行,栈道依着山势向前延伸,

原始的木质栈道在山谷中蜿蜒,

与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

与地道那边商业街的感觉浑然不同,像是到了某个纯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

从栈道的尽头下了楼梯,小路旁有一只巨大的青花瓷大碗,

青花瓷碗。

继续沿着小路前行,前面有一座三角形的茅草房,草房四周还有吊床等休闲设施,

这里真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

小路的尽头是一处叫做“五谷丰登”的小院子,四周有很多谷仓造型,

原来“谷仓”里竟然也是房子,可以休闲避暑,

造型逼真的“谷仓”。

沿小路折返,路边树上吊着秋千,

一条木制长廊。

山坡上的土地庙,

庙里供奉的土地神。

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走近看居然是厕所。

前方路中间有一座宝塔,

宝塔呈六边形,四层,第二至四层的每一面上都有一个佛龛,里面供奉着神态不同的佛像。

宝塔的名字叫“智圆宝塔”,

是为了纪念扶苏寺里为百姓祈福求雨的智圆和尚而建的塔,故名智圆宝塔。

宝塔旁边修建有一座“鬼城”。

智圆宝塔前面有一座假山,再向前又是一条美食街,

美食街。

街上店铺林立,

旌旗摇曳。

街旁有一座叫“连心岛”的地方,

路口上的雕塑。

通向“连心岛”的台阶,

登上台阶,上面有两处休闲的地方,其中一处被开辟为茶社,

里面环境优雅,适合休闲聊天。

从高处俯瞰古镇上的美食街,

美食街。

瓮中的浮萍荷花,

路边的怪树。

下了连心岛,沿美食街前行,

街口立有石雕。

出了美食街,最终又返回到三面观音所在的古镇中心区。

结束了长坳古镇的参观游览,从长坳村的北面骑车上陵前镇东大街,街口立有“长坳古镇”的标志性石头,

石头上两面都写有红色的“长坳古镇”四个大字。


永康陵位于陵前镇北面约两公里处的侯家,在皇家陵园里算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墓,封土较小。

陵前有两块保护石碑,

从碑后的文字简介看,此陵距今已有将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

文物保护碑。

参观过永康陵,沿G65高速公路旁的一条小路,一路向南骑行,

小路不宽,但两侧绿树成荫,很少有车辆行人,

乡间小路,

乡间小路,

林荫小路,

路上休息。

到达陵前镇柴窑村时,远远的就能看到田地尽头那松柏环绕的皇家陵园和它前面矗立的石狮子了,

关于庄陵,我曾写过专门的博文介绍,更多详情请参见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b38d50102vd3l.html

庄陵前的保护石碑,

庄陵是唐敬宗李湛的陵墓,距今已一千一百多年了。

庄陵前的文物保护碑。

碑后的文字。

陵前还有一座较古老的碑,上面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唐敬宗庄陵”几个大字。

庄陵也是封土为陵,较永康陵大,可以登上封土顶端极目远眺,

四周水土尽收眼底,

远处田地树木,

四周农田皆在脚下。

陵墓四周种植了很多的青松翠柏,形成一座可以庇荫的小树林,

大家在树林中闲坐休息。

陵墓东西南北各有两只石狮看护,

这些石狮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

有一只已经沉埋地下一大半了。庄陵四周还有很多石刻遗存,可以参见我的博文介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b38d50102vd3l.html

参观完唐敬宗庄陵,也就结束了此次骑行所有要参观的地方,大家按计划路线返回了阎良。
前一篇:夏至夜环骑荆山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