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后一骑:富平曹村、唐顺宗丰陵

标签:
柿乡曹村唐丰陵柿饼阎良 |
牌子上写着“韩愈曹村丰陵行,千年柿乡续繁华”的字样。原来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随着唐顺宗李诵的送葬队伍来到过丰陵的所在地曹村,并写下了长诗《丰陵行》。由于曹村地处乔山山脉南麓,避风向阳,干湿相宜,自古以来即盛产柿子,当地人又将柿子做成柿饼远销国内外,因此有“柿子之乡”的称号。
走进曹村镇,镇子的街道主要由两条十字交叉的道路(曹旧路与乡道Y374)组成,街上店铺林立,还挺繁华。
镇中心的十字路口。
购物中心。
镇子上到处是卖柿饼的。
各种盒子包装的柿饼,
包装盒很是精美,
适合作为礼品馈赠。
适逢午饭时间,大家在镇上找了一家小饭店,点了菜,要了油泼面和酸汤饸饹,饱餐了一顿。
吃过午饭出曹村镇,继续一路向北骑行,仍然是平缓上坡路,远远的看到对面的山峦越来越近。在太白村路口有一个大牌子,上写“世界最优柿饼集散地”字样,过了这里再向前骑,就能看到路两边村子里几乎家家门前都有挂柿子的大棚和架子了。
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柿饼晾晒大棚。
大棚里都是晾晒的成串柿饼。
主人正在挂柿饼的棚子里工作。
橘红色的柿饼挂满了大棚,
长串的柿饼掉挂在棚顶。
很多柿饼上已经结满了白色的“霜”。
成串的柿饼。
主人正在辛勤劳作。
摘取晾晒好的柿饼。
红红的柿饼串煞是好看。
柿饼串。
柿饼。
满串的柿饼。
满串的柿饼。
出“霜”的柿饼,

柿饼表面的霜其实是其内部糖分析出的表现,

“霜”结的越多,说明柿子越好。

已经晒干的柿饼。

晒干的柿饼,

这样的柿饼已经可以食用了。

看着这么多的优质柿饼,大家不禁纷纷挑选购买起来。如今曹村柿饼销售的渠道不仅有农家和实体店直接批发零售的形式,而且家家还开办了网上邮购的销售方式,只要登录购物网店就可以在网上邮购曹村的柿饼了。在柿饼收获的季节,不仅国内客商云集于此,就连韩国、日本、台湾等地的客商也纷纷前来洽谈生意,整个曹村镇都会热闹非凡。

这里的乡村集市,也是柿饼的集散市场。

小摊上出售的都是当地的特产,

有曹村的柿饼、柿子醋,流曲的琼锅糖等等。

集市上出售的柿饼。

盒装优质柿饼。

富平县骐进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态科技公司。

在富平县曹村镇马坡村村头有一颗树龄上千年的“柿寿星”,

据说唐永贞年间修丰陵时就有这棵树了,因其位于丰陵陵园的西门且枝叶繁茂,被称为“唐王陵前神仙伞,千年古木柿树王”。

由于现在是冬季,柿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了,但还有很多没被摘掉的红柿子结在树枝上。

当地政府挂在树上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上显示该树树龄已经1200年了。

树上还有个硕大的鸟巢。

一千多年的古树现在依然结满了柿子。

看得出来这颗老树的枝还是很繁茂的。

枝头的柿子红艳艳的,早已熟透了。

过了寿星树继续缓上坡向前骑行,快到马坡村时路上有一个大牌子,写有“马坡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欢迎您”,这里是个十字路口,从这里向右拐即可到达丰陵所在的虎头山。

这就是虎头山,海拔851米,灰白相间的岩石把山体衬托得像一只仰天昂首的虎头。

难怪唐顺宗李诵会把墓葬地点选在这里,一定是算好了这里的风水。

据说李诵的丰陵就在这座虎头山里,可是经过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如今什么遗迹都看不到了,只有从政府所立的文物保护碑可以看出这里是丰陵的所在地。

这是陕西省政府2004年10月1日立的碑,上写“唐代帝陵(丰陵)”。

再向前走还有一块看似更早一些的碑,仔细辨认,这是富平县政府1983年6月所立,上写“顺宗丰陵”四个大字。

【骑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