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芳花雨
无芳花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73
  • 关注人气: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纳,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认识——读《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有感

(2014-07-05 21:28:25)
标签:

育儿

公益阅读

读后感

接纳

成就孩子

分类: 亲子阅读

http://s9/mw690/001mz66kzy6KdnTp8tq48&690

http://s13/bmiddle/001mz66kzy6KdnUhZuIbc&690
最近屡屡收到好书,值得收藏,感谢@喆妈公益阅读

昨天,是儿子在幼儿园小班日子的最后一天。因幼儿园假期要装修,假期里所有孩子不再送了,直到九月份开学。原先我计划在我放假之后,让他继续去幼儿园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日子我可以把手头没有干完的工作扫扫尾,把一些看了半截的书看完,还有,可以彻底的放松一下。这一学期,感觉过的尤其快,每天都是没有来得及细细想要做什么,做了什么,日子就嗖乎而过了。我的时间被工作和孩子占据的满满的,唯一的独自空间可能都是在梦里,而那可以独享的梦往往又会因为孩子翻身一脚踢来而把我踢醒。之前同事还说,我们哪个不是这样啊,你放假在家,还让孩子去上学,不好吧。我说,其实想独自安静一下,休息一下不是主要的,目前,送他去幼儿园反而是我最放心的,因为我知道他在幼儿园很开心。

昨天临近下班一直在忙,一看表到了接孩子的时间,我来不及收拾铺满一桌面的纸张就飞奔出去了,再火速,还是晚了。当看到三三两两的孩子出来,我猜今天因是本学期最后一天,家长要进去拿被褥估计开门早,让到教室去接了,那么我可能又是最后一个到的了。最后到,孩子没事,我总感到抱歉,是老师要等。快到教室时,看门卫郝爷爷正在他们门口往里边说着什么,等我走进去,老师们都笑了。原来,果真只剩下儿子一个孩子了。可能怕他着急,郝爷爷在门口说他能把妈妈变出来,而就那么巧,他的话音刚落我就出现了,像提前安排好了一样。我让孩子和老师一一告别,到保健室和杨老师说再见,杨老师平时非常喜欢他,有次儿子生病几天没去,她对我说好几天见不到这个小家伙,心里空落落的。而她这样的话让我心里暖暖的,很感动。给孩子选的这个幼儿园不是最好的,就因为离家近离我单位近,口碑也不错,而让我真正感到幸运的是孩子遇到了懂他的老师。回来,想给老师发条信息表达一下感谢,感谢他们这一年对孩子的教育和爱护。其实我最感谢他们什么呢,想来想去,最最重要的是她们对孩子的接纳,无条件的接纳,充满爱的接纳。

我的孩子,如果说他现在和同龄孩子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目前看来就是他的心理年龄偏小。入园了,他异常焦虑,他坐不住不是因为专注力不行,而是他对离开爸爸妈妈这件事情不能理解。他的关注点始终都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像没有经过社会化一样,展现出来的都是孩子本真的东西。这样好不好?喜欢他的老师都说他特别像个孩子,不会刻意的讨好,不会刻意的掩饰,可我们有时候忧虑他似乎没有跟上同龄孩子的脚步。有时候听不进老师的话,需要两遍三遍的仔细叮嘱才能记住。但是无论何时我和老师交流,听来反馈从来没有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都是鼓励,都是好玩的事情,都是他们在一起开心的片刻。而我也看得出,孩子真的喜欢老师。所以,我发自内心的感谢这几位老师保护了一位孩子的童真,没有给他压力,没有用比较的眼光去看待,她们时常跟我说只需等待,也许有一天他突然就给了我们惊喜。

好的幼儿教育是什么,不是理念有多先进,不是老师能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能把爱和接纳做到实处,贯彻在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中,建立起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我想我遇到了懂这个理念的老师。如果等孩子进入小学,中学他受的教育也能是这样尊重差异,不要求整齐划一的话,那么我想,我的儿子不会有压力,不会总是有挫败感。

http://s7/bmiddle/001mz66kzy6Kdo8ACyOa6&690

由孩子的老师,想到了最近收到的试读书籍《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这本书是写给诸多家长看的。我想,像儿子的老师这样对待孩子的教师也许已经不是个例了,现如今的幼儿园教育已经远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落后和刻板了,如果,连老师面对众多孩子都知道接纳每个孩子成长的节奏,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还去学习,还以为固守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就已经是大错特错了。

我看育儿书籍也许有看多了之嫌,有的纯外文翻译过来的,总感觉理念很好,确实好,但因为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因素,外国人育儿的很多东西我们没法嫁接过来,有些东西,需要大环境中的一种配合和熏陶。国内的育儿书,往往是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了,父母出一本书讲讲如何对孩子进行培养的,这是成功案例介绍。我又质疑了,考上清华北大固然值得高兴,但这是成功的标准吗,我们多数孩子是走不了这条路的,那么育儿怎么就是成功的,孩子怎样就是快乐的,父母怎么就是幸福的呢。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孩子,他应该是具有多项优秀品质的,培养孩子能一生受用的优秀品质才是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去积极关注和引导了,而孩子拥有了这些积极品质很难走偏,反而会省心很多。

http://s7/bmiddle/001mz66kzy6KdoajQqy86&690

http://s15/bmiddle/001mz66kzy6KdocLdkWce&690

http://s4/bmiddle/001mz66kzy6Kdod0a5573&690

http://s14/bmiddle/001mz66kzy6Kdodco9L6d&690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作者蔡真妮是中国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与某大学直接,现定居美国,她育有三个孩子,新浪博客超火,成为成千上万知识女性和年轻母亲最贴心的“育儿顾问”和“情感顾问”。读她的书,很吸引人,很发人深省,还有很欣慰。为什么我会冒出“很欣慰”这个词?

我读过一些中国人有过海外经历或者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写得育儿书,也很好,但读罢我内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快。这种不快来自于那些华人在书中把中国教育批判的一无是处,简直有要践踏到脚下狠狠跺上几脚都不解恨的架势。中国教育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不是一时造成的,解决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我就想那些在中国受了高等教育走出去的人,如果当时没有国内的这种形式和这个平台,你能出去吗?出去了,就应该这样苛刻的批判我们自己的国家和那些也曾经为你付出的教师吗?这一点,我深深的不认可。


http://s1/mw690/001mz66kzy6KdolKv8Ab0&690

蔡真妮的书没有给我这种感觉,所以欣慰。她,只是列出一些现象,用这些现象来说明问题,让我们自己去反思。她也没有过多的赞扬美国的教育有多好,也同样,只是写出美国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读者自己能判断,在和国内现象的对比中自然能看到问题所在。她用客观的态度描述了客观的事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理解。她这种客观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然后她用“家有儿女长在美国”写了自己育儿的片段,我欣赏她的另一点就在于此。她写了好几本书,从来没有夸奖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用客观的笔触来写自己在育儿上她是怎么想怎么做,她的理念是让孩子成长,在每个阶段上成长,这种成长不是外显的全A的成绩,不是这比赛那比赛的成绩,而是从没见生活事件中引导孩子有正确的认识,尊重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和想法,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探索和追求,我们缺少的是这样一种生命本身的尊重和认识。所谓接纳,是能秉持一以贯之的态度进行下去。我不具体写书中描写了什么场景和事件,我只想说一位这样的妈妈,她的孩子很难不成材。如果你也想探究这是怎样一位有智慧又理性的妈妈,书中每一篇都值得你细细品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