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教特长班比较乐趣育儿 |
分类: 育儿路上经历多多 |
周日,天气大好,天空透亮,阳光直晒到身上暖融融的,我和儿子在公园里东跑西跑,他喜欢地上的落叶,捡了好多让我拿着自己又到处去捡。地上发现一只被人踩死的飞蛾,他问我“妈妈,它怎么死了呀?”我说它没有衣服穿被冻死了。又问它为什么没有衣服穿,我说还没等妈妈给他穿上衣服就自己跑出来了,很冷,所以冻死了。又问它为什么自己跑出来了啊。他到了这无穷尽个为什么的阶段,一件事情,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为什么的问个没完,直到话题又绕回去或者我回答不上来转了话题为止。
一上午的时光就在这样的跑跳追逐中过去了,其实大部门的周末时间我们都是这样,在家附近的公园里到处留下足迹。尤其是他入园之后,总觉得白天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周末陪着他好好玩玩。
公园里每到周末总能见到各种早教、潜能开发班、英语班、特长班的招生人员以发着小礼品来吸引孩子,让家长驻足填联系方式。遇到硬给的,我也要一个,填下他们的单子,但后来发现,只要填了联系方式,当天必然会有机构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他们的班有多好多好,孩子应该去上,不上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我会说我们孩子还小,现在还早,有一家就说你们都已经晚了,人家几个月大的就开始上早教班了,现在三岁就已经会这个会那个了。我只好笑笑说,我们暂时不需要,就这样吧,然后挂掉电话。一点小礼物,气球铅笔的总不能白拿了人家的,总要有这样的电话打来的。拿个几个礼物回来就会有几个电话,不胜其烦,我后来“学坏”了,实在推不掉,我就在他们单子上随便写一个电话。其实工作人员也不容易,一个人一个人的推销,遇到我这样的人就白费了。奶奶要是带孩子出去,就说自己不会写字,没有手机,他们也没办法,东西给了孩子中不能再拿回去,遇到这样的老太太也没辙。后来,我就告诉婆婆不要人家的就是了。昨天也是,工作人员一边招呼我说给小朋友一个礼物啊,我说我们不喜欢气球,赶紧走掉。不是喜不喜欢的事情,是我不想听他们给我说教一通,我不动心,也不想了解。
想起前几天接孩子,幼儿园门口非常热闹,几乎每个家长手里都拿着一个充气的玩具,一看是边上一家机构一边招呼大家填表一边给玩具充气分发,排在我身后的一位姥姥说来接外孙女,孩子看见别人都有她没有会闹的,所以也过去填了一张表。我说我们家孩子不大喜欢这些东西,没有也没关系。老人和我聊了几句,说女儿从外孙女两岁半就送去学舞蹈了,她觉得真没必要,太小了,对骨骼成长会不会不好,但是真经不起鼓动和比较,周围的孩子都去学这学那了,咱不学好像就拉下了似的。
昨天给朋友打电话,她说给五岁的女儿报了美术和舞蹈两个班,说不报不行啊,特长考试加20分的,他们同事的孩子中考之前突击去学的萨克斯,又说我们这些人在孩子教育上已经比较大大咧咧了,没有刻意去培养孩子的某项技能,他们小区里还有让女孩儿练十字绣的,不是要那个结果,是锻炼孩子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些我们都做不了吧。我说我在等等看吧,我总觉得我家小宝还是小,心智没有开化的样子,还是想让他这么自由的玩着吧。
我了解了一下身边的同事很多孩子都上过或正在上着早教班,现在是幼儿园或者小学阶段,有的报舞蹈班、美术班、英语班、围棋班、小提琴班等等各式各样。这些班少则几千块钱,动辄上万,花费着实不少。他两岁之前我有大把的时间,但是不想去上早教,不是钱的问题,我自认为自己是学教育的我比有些这机构那机构的所谓专业人士还专业,我总想未必送到那些地方去好。其实,上不上早教的话题妈妈们一直都各有各得看法,我的观点是,如果不去上,看淡它,早教无处不在,别把它的作用无限夸大。未必只有高档教室有着先进设备,有着外教的是早教,陪着孩子捡树叶看虫子就不是早教。在婴幼儿时期,给予孩子丰富的刺激有利于孩子发展其潜能,但没有研究表明上过早教的孩子就一定在后天发展上优于没上早教的孩子。前段时间孩子入园非常不适应,有人也说没上班亲子班吧,上过就能好一些,有朋友建议我周末赶紧去报一个。我想也许提前上过这些班可能孩子在规则意识上习得的要早一些,可并不代表没上过的孩子就在这方面一定会落后。他入园焦虑,不想和我分开,周末的时间是他放松和调整的时候,不如在家和我安静的呆在一起,或者跟爸爸打打闹闹。他期待的周末我如果再把他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适应,估计他的情绪会更长时间的调整不过来。一切以顺应孩子内心需求而来,这是我心目中的早期教育。
关于特长,在国内,考试的指挥棒指到哪里政策倒向哪里必然会引着学生和家长追随到哪里,我们去了解现在中考高考的政策,如果各省市真有特长加分这一项的话,那么各种特长班的生意必然火爆。
回首自己走过的三十多年的路,要说爱好,似乎除了读书,其他的都不强烈。基于此,我有时候有一种缺失心理,觉得自己这个不会那个不擅长,应该让孩子学习学习,但我也十分清晰的知道这只是我想得,我觉得,孩子未必就是喜欢的。有一天如果他喜欢在学校学习之外去学某种东西,我一定是支持的,不是为了比较而去,是为了他的乐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