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面对思维固化的婆婆我无计可施育儿 |
分类: 育儿路上经历多多 |
这边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我最近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用外出了,老公回来给儿子过完生日说要带我们娘俩到他那边去,让婆婆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昨天已经买好了票,婆婆明天就回家了。得知可以回家了,虽然她的嘴上说已经离不开孩子了,但心里其实还是很高兴的。老人在城市里生活总是不习惯的,念念不忘的就是家里的那三间瓦房和她的那片菜园地。因为想家,她也时常情绪不稳定,好的时候愿意跟我说说带孩子出去玩和别人聊天的内容,情绪不好的时候好似生闷气,而且经常自言自语,这让我经常不知所措的摸不着头脑,老捉摸自己是不是又哪里做错了惹她不高兴了。
昨天又给她买了一身新衣服,虽然她说身上穿的这身刚买了不久怎么又花钱,可她心里是高兴的,这就行了,得让她高高兴兴的回去。
我从小到大被爷爷、爸妈捧在手心,后来被老公捧着,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可是现在唯一能让我低头的就是婆婆了。一来她年纪大,比我父母还要大上十岁,在我心里已经不似父母的感觉,觉得她是老人了;二来就是为了家庭和谐,老公在外家里妈妈和媳妇的矛盾不断如何让他安心,还有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包容的环境,我得以身作则,所以慢慢的自己身上的那些棱角就变软被磨平了。和任何人可以计较,家是一个讲情的地方,和家人争不出高低,爱情是这样,亲情也如是。
个人的品性、生活方式那是她几十年的习惯,改不了,我们也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唯一不能达成一致的就是带孩子的很多问题,于是偶尔会在网上和老公说这怎么办,那怎么办,多数时间他只有表示无奈,自己的母亲他是清楚的,就如他说“你给老太太讲方便面不是好东西,火腿肠里有添加剂这些她是听不进去的,她的思维固化了,就认为买来的都是好的”。“思维固化”这个词似乎比较贴切,我且说道说道思维固化的表现,有朋友有这样的经验教我几招如何改变一下,都是为了孩子嘛。
吃什么不是吃,零食也能当饭。最近孩子不怎么愿意吃饭,每到饭点吃不了几口就去玩了。我再三强调,现在不吃饭一会端走了就没有了,有时候还严厉的告诉他吃饭时间就得专心吃饭,不能三心二意的。我一板脸,他往往以哭应对。孩子一哭,婆婆就不高兴了。于是饿他一顿的事情从来没有成功过,每次都是塞给他一些零食,然后就说“你看,他就是那个时间不想吃嘛”。这样下来就是恶性循环,吃饭时候不吃,就等着过后吃零食呢。孩子鬼精着呢,知道奶奶不能不给他。
尽管我一再说,这么大的孩子是习惯养成的时候,也是长身体的时候必须饭菜搭配保证营养,零食不能当饭。她不以未然,到后来干脆背着我偷偷的给他吃。无奈,我清理了家里所有的饼干点心之类的东西,连水果都很少买。这样再出现他不想吃饭的时候,婆婆就说应该买回些东西备着,他没胃口的时候可以垫垫。我说我们应该从改变饭菜多做花样上下功夫,吃零食不是根本的办法。“吃什么不是吃呢”,她总是这么说,真让我无可奈何。
我再解释现在有很多孩子从小就是家人太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挑食,到上学了也这不吃那不吃,对牙齿不好,对身体不好、、、解释也没用,她总说“我们还小啊,长大就好了”,继续不下去了,争也争不出什么结果。她根深蒂固的认为能填饱肚子就行。
一再要求出去玩的时候带水果、带零食。这一点皆没有得到我和老公的支持。我认为上午在外边活动一两个小时天热了喝水是必须的但完全没有再吃东西的必要,一来不卫生,二来又影响了孩子中午的食欲。但是她屡次念叨,似乎我就成了一个不舍得给孩子吃的妈妈。
说了的事情只听但依旧我行为我素。我告诉她蒸鸡蛋糕的时候用温水打散鸡蛋,蒸出来的鸡蛋糕就不容易老,不会出现蜂窝状,她说我都是用凉水做的。后来,又是大蜂窝的鸡蛋糕,我说我不是告诉你用温水了吗?她说我一直用凉水啊。也就是你用你的温水做,我一直用凉水不能改的。有时候我很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小事认定了的做法也不能改呢?
把道听途说的东西当真理。就比如“吃西瓜能治拉肚子”她多次跟我说,我说拉肚子得吃药,从来没听说过西瓜还有这功效,本来孩子拉肚子身体就虚,再吃进去这么些水多的东西不得拉的更厉害啊。可是我说归说,我知道她认定的事就是真理,不会信我的那一套。还好,孩子一直不喜欢吃习惯,要不然说不准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下婆婆会背着我给他吃西瓜试试。
有时候想起宁宁的妈妈,她怀孕的时候,妈妈就上网查每天换食谱做给她吃,然后还让我们一起去品尝。她认真的在家看张玉巧的《胎儿卷》,还说建议人家出姥姥版、奶奶版,好让老人都好好学学,所以很多事情她懂得更多,因为她在积极的学习,她看书识字她会用网络,她还有着丰富的见识。上次回济南见到她,她还说“小雪啊,你的那本书我看了,写的不错”,这是来自一个母亲的评价,对我来说这一句“不错”是多么骄傲的事情。
可是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不是,我也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不是这里就是那里,生活总是在这些细小的摩擦中让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的。
也有博友说你是不知道没有老人带孩子的辛苦啊,我知道,我自己带孩子的阶段一切都经历过。隔代育儿必然是有利有弊的,只是想有更好的办法来中和,可是面对已经七十的婆婆有时候实在无计可施,人老了会敏感心也脆弱,得哄着,所以话不敢说多,怕她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