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2013-06-14 09:55:04)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在线段上植树的情况后进行的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设计布置教室方案。用画图的方法初步感受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二、通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教室挂气球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近生活。

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挂气球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再挂气球过程中使学生直观认识气球的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

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由于棋盘数据较大,我把它改成每边挂7个气球,便于学生操作和发现问题。然后在观察、点数形象图形后进行填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了模型应用的练习,本课练习有以下两个层次:(1)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已知总长和间距求棵数的练习,让学生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如校园内花盆的摆设,公共汽车站台的事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反思不足之处:封闭图形中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难以理解,在新授课上教学,造成学生吃不消的现象。这节课利用了多媒体设备,但在课件的制作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了学生在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时,反而更抽象了。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适当进行取舍,照顾好中差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