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即俄文“美丽的广场”,是仅次于北京天安门、巴西圣保罗广场的世界第三大广场。
红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长695米,宽130米。我们是把红场等同于天安门广场看待的,看了之后却有些失望。它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大概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不过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并且石头地面光亮如镜连尘土也呆不住。
红场虽然论面积比不过天安门广场,但它有独特的美。它是15世纪建成的,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贸易中心,被人们称作大市场,直到 1622
年才改名为红场。
红场的历史与俄国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红场上的建筑群是在数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它的每一座建筑物都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有联系。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1.红场北端: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塑、无名烈士墓、历史博物馆
1995年5月8日,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在红场的北面,立起了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
无名烈士墓是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建造的,修建于1967年胜利节前。墓碑上的长明火,自点燃一直燃烧到今天。墓碑上刻着:“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外国领导人来,都要到这里来献花。还有国家一号岗的换岗仪式,我们在排队等待参观列宁墓时,很幸运地看到了士兵换岗仪式。不错,腿抬得很高。
这就是世界闻名的莫斯科红场无名烈士墓献花处,请看这里有两位哨兵站立两旁,一站一个小时,一动也不能动。我们拍照后也庄严肃穆地行注目礼。
据说,在俄罗斯大地,凡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地方,都有这样的烈士墓、纪念碑和英雄雕像,都有这样日夜燃烧、熊熊不熄的长明火,永远纪念着那些为民族为国家捐躯的英雄。
红砖白顶的历史博物馆,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873年。
2.红场西侧:列宁墓
列宁墓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据说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碑石净重60
吨。列宁墓的上层修建有平台(主席台),每当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指挥。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
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我们就进入了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中,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身上覆盖着前苏联的国旗。列宁的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祥。列宁看起来非常地年轻,脸很白,帅气得有些失真,像蜡人一样。
列宁墓的后面就是克里姆林宫红墙。我们还参观了墓与墙之间的12块墓碑,有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听说斯大林的遗体最初也在列宁墓里,1962年被移出列宁墓,葬在列宁墓的后面。我们注意到墓碑上斯大林的头像不同于别人,他傲慢地下垂着眼睛,一副蔑视群人的样子。
3.红场东侧:“古姆”国立百货商场。

“古姆”商场建成于1893年,现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欧洲最大的百货公司。它与红场同等长度,是宫宇式巨大石头建筑。商场有三层楼,三大跨,百米多长,确实很宏伟,很漂亮,无比美仑美奂。我们逛了逛,咋舌而出:世界顶级名牌汇集,价格昂贵得吓人。
4.红场南侧: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瓦西里大教堂曾叫圣母大教堂,后因一位叫瓦西里的东正教修士曾在这座教堂苦修终生,于是改名为瓦西里大教堂。其实这座教堂纪念的对象并不是瓦西里修士,而是一次战争。据史料记载,1552年,在伊凡大帝的带领下,俄罗斯人打败了鞑靼人,吞并了喀山汗国。传说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由于得到了8位圣人的帮助,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为纪念这8位圣人,伊凡大帝下令修建了瓦西里大教堂。这座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绝妙无比。据说伊凡大帝为了让别处不再出现这样美丽的教堂,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可怜的建筑师!
瓦西里大教堂不像西欧的教堂有正面、侧面和背面之分,瓦西里教堂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西方教会的教堂的平面是纵长横短的十字,而作为东正教教堂,它的平面是呈正“十”字形的,这与它的正八边形结构很吻合,同时也显出它与西方教会教堂的差异。
从建筑规模上看,瓦西里大教堂在世界教堂建筑中是排不上号的,它算不上雄伟,其内室显得有些简陋和狭小,但它的独特与美丽却足以让人们忽视这些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