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尔衮的一条国策掀起了“反清复明”

(2012-05-09 09:17:33)
标签:

清朝

多尔衮

剃发

民族

历史

分类: 解读历史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颁布了“剃发易服”的既定国策。这在满族后金进入辽、沈地区的时候,就曾严格执行这一政策。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一日颁布了剃发令。这一政策颁布之时,受到了汉族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因为当时清军入关打的是为汉人“报君父之仇”的旗号,这一政策颁布仅仅13天便被迫收回了,“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可是多尔衮在剃发的问题上随着清军大举南征,夺取天下的加快,态度便逐渐强硬起来。二十六日,南征主帅清将多铎在南京各个城门张贴了剃发告示:

 

“剃头一事,本国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这个无耻官员说的是文臣李乔,被多铎斥为“无耻”。此时的多尔衮认为南京已经拿下,已经可以高枕无忧,完全可以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了,二十九日,便对朝臣说:“近来章奏,屡以剃头一事引礼乐制度而言,甚属不伦。本朝何尝无礼乐制度,必欲从明朝制度,是诚何心?若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犹自有理;若谆谆言礼乐制度,此不通之说。予一向怜爱群臣,听其自便,不愿剃头者不强,今既纷纷如此说,便该传旨叫官民尽皆剃头”。

 

多尔衮的一条国策掀起了“反清复明”


在六月初五的时候,多而滚接到江南的捷报,便令各处文武军民皆剃发,若有不从,军法从事。这个时候,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实行了民族高压政策,向全国各地颁布了“剃发令”。

 

“剃发令”一颁布,清兵便出没于大街小巷,此时民间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说。有留长发的要立即剃发,如果不剃发,便立即斩首,将头颅悬挂在高竿上以示众人。当时清朝对于剃发的要求是,剃光四周的头发,只留下中间约钱币大的一撮编成长辫子,这是满族的发饰习俗。可是我们汉族自古以来就信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这样屈从于“外夷”可谓是奇耻大辱。

 

多尔衮的一条国策掀起了“反清复明”

 

清军入关以后,逐渐露出了“蛮夷”那想吞并天下的野心,在北方实行了“圈地”、“投充”、“逃人”法;在南方又实行了血腥屠杀,奸淫抢掠,早已经激起了汉族百姓的愤慨,此时“剃发令”的颁布,更是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无数汉族的有志之士组织起来,一同抗拒清军。此时的南明鲁王政权、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大顺军余部、郑成功等,他们之间虽然也在争权夺利,此时却相互呼应,联合了起来,一同掀起了波澜起伏的反清斗争。在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一些曾经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也陆续起来再次反抗清朝;在顺治九年(1652年),大西军李定国在广西重创清军;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领17万水陆大军北伐,围困南京,这些反清斗争甚至使新建立起来的清王朝几乎倾覆。

 

在清朝初期征服全国的大小战争长达20余年,曾经被中原民族长期压迫的满族此时举兵来夺取中原,也许是曾经被中原压抑的太久,现在又用民族高压的政策来欺压汉族。当时“剃发令”的出台是为了不让满族被汉族同化,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可是如今,满族还是被汉族同化了,满族也和汉族百姓留着同样的发型,穿着同样的衣服,现在甚至很难找到会讲满族语言的人了。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侵略我们的民族,最后必然会被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所“汉化”,古来至此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