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F6即将上市,看到照片,我只有一个感觉:比亚迪F6,你真牛!
比亚迪以生产电池闻名,而F3的上市让其在汽车界火了一把,凭借对花冠和飞度的模仿,积累了不少人气和销量。而之后上市的F3R两厢版,又抄袭了HRV的外形。尽管均为抄袭之作,但依靠较低的价格也打开了市场,这是第一个靠抄袭而成功的自主汽车品牌。
如今,比亚迪F6也将面世,当然比亚迪是不会摒弃“抄袭”这个传统的,尽管称不上100%的抄袭,但除了车头,剩余均为抄袭,也包括内饰。前脸可以肯定是自主设计,但不排除借鉴LS460的可能;然后,从A柱起至C柱,完全是雅阁的车身,甚至包括轮毂造型;其后的C柱至后备厢,那就是奔驰S级。
于是这款F6,远看正面似LS,侧看是雅阁,后看是奔驰S。我真的很佩服比亚迪的勇气,这种肆无忌惮的组合式抄袭不但让别人告不赢,而且还能取得可观的销量,获取相当的利润。比亚迪也很聪明,要抄就大胆的抄,抄销量高的,知名度高的车型,不但是炒作,更是一种捷径,对于比亚迪的这种做法,只有一个字:牛!
对于抄袭,一次可以原谅,因为苦于没有经验,没有设计能力。但是几次三番地抄袭就有点不可理喻了,毕竟这是对方的知识产权。而且也不能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还是没有能力,没有经验,这就很牵强。
抄袭对企业发展没有过多的好处的,发展不能靠抄袭度日,没有自主创新是不能长久发展的,国家鼓励自主创新,但并不是比亚迪式的“另类创新”!抄袭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计。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首先是品牌形象的低下,没有一款自己的产品而是一味地抄袭只能让消费者和业界觉得这个企业没有实力,缺乏自主的精神,没有努力的欲望,缺乏诚信。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直接影响发展前景。
其次,抄袭的产品必定会让人去产生比较,而由于自主品牌的定位一般都较原车低,所以质量和工艺显然不如原车来的出色,并且抄袭的产品只是抄袭表面的东西,内部真正的核心结构和关键技术是无法抄袭的到的,这样,车辆的含金量必定下降。
然后,抄袭的车往往都缺乏自己的技术,除了奇瑞,华晨和吉利,似乎就没有哪家厂商拥有完全自主的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而且对底盘的调教也缺乏经验,这显然是缺乏竞争力的。
所以说抄袭不是长久之计,它在给企业带来微小的好处过后是无尽的后患。其实真正健康的发展之道是利用抄袭得来的初步利润,投入到国际合作中去,可以自主设计,也可以代理设计,当然,这只是指外形设计。然后有合资企业的就借用合资产品的底盘和调教技术来武装自主设计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就投入资金和人员研发具有竞争力的底盘和动力总成,一步一步来,可以借鉴,但不要完全抄袭。这个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进步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提升竞争力的过程,最后终究会诞生出一款优秀的产品。
我希望比亚迪不只是一味地抄袭,应该多一点自主创新,不要局限于小修小改,大胆地设计,国内的优秀设计师有很多,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充分挖掘一下,设计出一款优秀而美观的车型对于比亚迪并不是难事,毕竟有努力才会有成果。
记住,汽车企业的发展,不是靠抄袭,而是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