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观

2025-06-28 15:27:09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19世纪50-70年代的俄罗斯文艺界,存在着功利主义美学观和纯艺术论美学观的争论,其分歧表现为“为社会”还是“为艺术”的对立倾向。

陀思妥耶夫斯基既反对功利主义美学论,也反对纯艺术论,他认为要尊重艺术创作与表达的自由,艺术要以一种有效的、无强制性的、令人信服的方式为艺术家的观念服务,艺术家只需要专注于艺术性本身,倾向性就会随之产生。相反,刻意而为的倾向性只会钳制艺术家创作的天性与自由。他说:“作家应该专注于作品的艺术物质,观念会自然而然从中产生,因为这是艺术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陀氏认为艺术具有超美学的道德和社会价值。他说:“艺术于人,是同吃饭饮水一样的需求。对美的需求,对创造美的需求,同人是不可分离的。

关于艺术与现实的问题,陀氏说:“我对现实(在艺术中的现实)有着我自己的特殊观点,那被大多数人称为近乎离奇的和罕见的东西,对我来说有时却正是现实的东西的本质。依我看,现象的平常性质以及对现象的刻板看法还不是现实主义,甚至刚好相反。”他称自己的创作为“高级现实主义”或“更深刻的、真正的现实主义”

陀氏的现实主义不满足于自然主义式地、再现当下现实中发生的事实,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现实。在陀氏看来,完整的现实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他说“理想也是现实,它与当前的现实具有同样的合法性。”所以,陀氏复调小说的形式本身就是思想对话的本质的体现。读者不仅能“看见”他的主人公,也能看见主人公的世界观,看见“人身上的人”,就像是画中画一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