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菜园笔记之三: 种木耳菜

(2014-12-21 01:10:23)
标签:

菜园

木耳菜

夏天

种子

分类: 夏堇的菜园

                                                                菜园笔记之三: 种木耳菜

 

                                                                               夏堇

 

我在中国的时候没吃过木耳菜。别说没吃过,听都没听说过。前两年才在网上看到关于它的描述,还有图片,那绿油油肥厚的叶子,很吸引人。只一看,就有了种它的愿望。

 

网上的菜友给寄来了种子,据说出苗需要挺长时间。还不能种得太早,怕霜冻。我是四月底种到地里去的,然后跟先生回国。其间大概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没人浇水,完全听天由命。没想到从中国回来后,木耳菜竟出了苗,而且长得还不错!我很高兴,看来不象人们所说的那样难嘛。

 

今年是我种菜最轻松的一年。因为风调雨顺,气候适宜,整个夏天里,我只给菜地浇过两三回水,但所有的菜都欣欣向荣,供过于求。尽管我接受去年种菜太多的教训,比往年少下了种子,但依然需要不时送人才不至于浪费。木耳菜也长得很好,叶子肥肥大大,枝蔓伸得很长,企图爬到篱笆上去。我用剪刀把它从中间剪下几段,直接插到地里,居然也活了!这真是太令人鼓舞。赶紧告诉菜友。她大喜,说,那以后索性插秧好了,免得从种子种那么费劲!

 

被我剪下来的秧,有几枝插到了花盆里,我把它们放在门前,那里阳光充足,打理方便,还有门前的栏杆可以攀爬。木耳菜长得更滋润了,叶子翠绿肥硕,枝蔓繁多,渐渐地,由那枝上又抽出茎来,上面圆溜溜地结出许多珠子。眼见那些小珠子一天天圆润起来,由淡绿变成淡粉,继而变红,在阳光下煞是好看。有天朋友夫妻过来玩,送他们走时天色已晚,我打开门楼的灯,灯光映照着那一枝枝挂着粉红色珠子木耳菜茎秆,简直令人惊艳!朋友夫妻连声称赞,问我这是什么。当知道这是木耳菜时,他们笑道:你这是把木耳菜当花来养啊,只不过比花还好看呢。遂跟我订种子,说也打算明年种。

 

真被他们说中了,这木耳菜确实被我当成花来养的。从夏到秋,我只去菜园摘过几次木耳菜叶吃,口感有点像木耳,略带一点酸头,有点艮,有点脆,还有点粘滑柔软,用来做豆腐汤或清炒都不错。门前这几棵,我基本上只作观赏用。也难怪,那些粉圆娇艳的玉珠赏心悦目,怎么忍心摘下来呢。

 

日子过得飞快,天渐渐凉了,粉嘟嘟的珠子们开始变红变紫,有的甚至变成黑色,摸起来里面硬硬的,估计是种子成熟了。我摘下几粒小心地搁在纸上晾干收起,放进自制的小纸袋里,存起来好送朋友。有了这些种子垫底,其余的种子操作就大胆多了,只要看到珠子变黑变暗,就摘取下来存着,慢慢地,存了一小盒,一起去晾干。这样,今年的木耳菜除了观赏作用外,还留下了大量的种子。

 

气温越来越低,我从网上看到木耳菜喜欢热天,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们一定怕冷天,看着缠绕在门前栏杆上的木耳菜藤我发了愁,若想把它们搬回家,必须小心地解除缠绕,还要避免伤害枝藤。那长长的蔓儿交错重叠地纠缠在一起,我花费了一个小时才把这两棵藤取下来,连同花盆一起搬回家来。这之后它们在我客厅的花架上热热闹闹地度过晚年,待藤上所有的种子都成熟之后,寿终正寝了。

 

如今我的手里有两个满满当当的种子包,一包送朋友,一包留给自己。我期待着来年,当天开始暖和时,把木耳菜籽撒到地里去。同时也种几粒在花盆中。有了今年的经验,我的木耳菜一定能长得更好。

                                                                           结珠珠的木耳菜:

http://s16/mw690/001mysZZgy6XVInMksT7f&690种木耳菜" TITLE="菜园笔记之三: 种木耳菜" />              

http://s14/bmiddle/001mysZZgy6OxAUITTL3d&690种木耳菜" TITLE="菜园笔记之三: 种木耳菜" />
               晚年木耳菜:
http://s16/mw690/001mysZZgy6OxASTKOP6f&690种木耳菜" TITLE="菜园笔记之三: 种木耳菜"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恩节流水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