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秋风起,转眼已然到中秋。中秋有诸多别名,仲秋也,月夕也,八月会也等等。农历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故称中秋最通俗易记,唐时始立中秋节。其名又因朝代、地域、民族而异,还不算在东北亚、东南亚异国他乡的别名,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覆盖地域之辽阔了。
可惜近几十年来,除了春节仍见热闹外,并列为三大节的端午、中秋却日见淡薄了。但好歹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民间的划龙舟。有一次结伴去黔东南采風,端午已过数月,东道主好客,邀约几位乡民赛龙舟。据说当地好几个月没下雨了,已有旱情。结果鼓声一响,龙舟方竞,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那可是亲眼目睹,并事先被告知可能的,你说神不神?可是中秋有什么节目呢?许多人以为吃吃月饼而已,其实中秋的福利多了去了。仅吃一项,除了各色月饼,还有毛豆、芋艿、藕和石榴,都是当令的蔬果。对了,还有糖炒栗子。我认为哈密瓜也应该入选。至于荤腥一族,秋江水冷鸭先知,桂树也开花了,所以桂花鸭为首选,莼菜鲈鱼也为节令美味。还有,秋风起,蟹脚痒,食指动,大闸蟹是中秋主食中不可或缺的了。边赏月边食蟹,就连日本人也略知一二。有一次接待一文学团体,那团长反映民意,指名道性要每人吃一公一母。吃蟹事小,自然可以满足。我因为已清心寡欲多年,连蟹脚也未碰一根。小时候每逢中秋前后,就见苏州小贩到弄堂里用吴侬软语叫卖,不由得让你心动。跟我姆妈下楼,打开蒲包只见吐着泡沫的只只是清水大閘蟹,价格也很便宜,哪有后来如此金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