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海作家和媒体记者一行28人,应春秋旅行社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局之邀,乘春秋航空公司航班抵达贵阳,然后驱车赴黔东南各地,开始了一周的采风考察活动。
以前从未搭乘过春秋旅行社的航班,只知道那是由民营公司经营的航空业务,在中国还是新鲜事。上了飞机,才知道这是从法国全进口的空客,只是应春秋航空公司的要求,只设经济舱,没有商务舱,座位也由原来的150席增加到180席。挤是挤了点,胖人会有不适感,但也许正好可以提醒他们减肥。既然没有头等舱,大佬们肯定是不会出现的,小民们坐这样的廉价航班反倒其乐融融,没有一点压抑感。据说目前春秋航空公司已拥有13架这样的客机,每架耗资3亿多(如转为国产,仅需1亿多),可见其实力非同一般。曾有网友对春秋航班的清洁度颇有微词,但至少我来回坐的航班很干净。从上海到贵阳,不过两个半小时,飞机开得很平稳,没有因气流造成的不适感,落地也很平稳。据说机长大多是从其他航空公司以高出20%的薪水挖过来的。这就像大学从大学引进人才一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春秋航班除了供应一瓶矿泉水外,是不供应饭的,对我们稍有例外,一人发了一盒咖喱饭,一般旅客如需要是要自己买单的。因为是廉价航班,这样的节省也可理解,旅客也没提意见。春秋航班推销商品是保留剧目,十几种商品琳琅满目,在空哥手里变戏法似的一件件变了出来,有旅行水壶、电动剃须刀等日用品,价格优惠,倒是物有所值,但乏人问津。有几位女士对一位美丽空姐围的丝巾感兴趣,正好属于推销商品,便掏了腰包。曾在报端见到春秋航空公司拟卖站票的新闻,当时只觉得非常可笑,难道要让乘客站在飞机上再绑起来吗?在飞贵阳途中,却得到旅行社小肖的证实,只是尚需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所谓站位,不是真的站着,而是位势较高的小凳子,如吧台的吧座,这样自然省下了空间,据说又可增加40%的位子。后来在贵阳见到驻当地的春秋航空公司老总时,他同样证明买站票是他们的一个创意,但需要得到批准。我个人认为那样太不舒服,也缺乏安全感,是不会实行的,我的一位驴友则认为是一场炒作。在返航时,我们坐的是“红眼航班”,那位老总(上海人)很殷勤,专程到机场招呼托运行李(因为可能超过春秋航空公司5公斤的规定),还委托机场派人为作家陈村推轮椅。由于从上海飞来的航班稍有延误,返程时需要加速,定于凌晨1点前抵达虹桥机场,否则虹桥机场关闭,就要在浦东机场降落了。飞机果然在1点差1分时降落,大家得以顺利回家,只是眼球确实因疲劳而充血发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