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不需要拔高足球 尊重球员才能解放思想
(2009-01-14 22:40:44)
标签:
杂谈 |
中国足球不需要拔高足球
文 迷哥
中国队在地球的两端,次第开战,最终以中国女足拿下韩国,中国男足“憾负”叙利亚而“一夜销魂”。但其中话题尚未停止,而且愈朝着麻木地带滑去。去年还能为“添堵“而娱乐一把的中国球迷,现在看来已没兴趣再调侃中国足球了。
在解说员用“大国心态”笑话叙利亚业余的时,已把我们的巴掌打向自己嘴脸。叙利亚这么业余,这么没防守,您作为泱泱大国的足球,为何赢不了?当然,这不单是针对解说员,而是一个社会现象。大国心态是么?刺眼的例子就是那些在国外花国家的钱显摆的官员。
我们是一个过于强调“国家信仰“的国家,其实国家信仰就是没信仰,在强调的过程中,往往迷失掉人的本有性能。就以男足为例,这么多年来,中国男足过于强队主教练和战术的作用,每场比赛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战术是么,首发如何?而忽略了以人为本。
可以这样说,凡是从事足球运动工作的教练,都能理解,也都能掌握了世界上先进的技战术,但为何球队水平有差异,还是球员和足球文化的问题。
就今天比赛而言,叙利亚是业余,这是我们从自己对足球的理解看问题,你看了那么多年欧洲足球了,能不明白叙利亚属于那个层次?但是,从对足球本身去理解,足球是什么?战术是什么?球员和战术必须相容,战术不能驾驭球员,球员也不能去驾驭战术,当然球员的足球智商高了,你可以去驾驭,就像巴西,阿根廷,但就中国足球的文化属性来说,每届国家队都是用战术去驾驭球员,认为战术先进了就可以踢出想要的结果,从而使球员失去了本有对足球的理解,说的不好听,就是强奸了他们对足球唯一的一点热情。
如果我们放下身段,从球员的个性出发,而不是拔高的让他们理解什么先进的战术未尝不是好事,就让他们像“叙利亚“那样业余的去踢,多好!
说到叙利亚,咱们就看看叙利亚的业余吧——他们传球简单,能按照自己的性格和战术去踢。而我们不可以,你就得按照教练的战术去踢,人性这时候是个狗屎啊,你再别扭也得踢,踢不好就换下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踢出来的比赛往往有其表而无果,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足球习惯赢得某个时段而输了最终结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