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们值不值得尊重
是学加斯科因还是学小贝?
文/迷哥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时赵王细听了探子的回报后,内心就衍生了此话。
对于老者,我是极力尊敬的,在任何时段抑或场合见老人后,我肯定毕恭毕敬三分,然后献出对他们的尊重。老者走过了人生的大半个桥段,历经生活的风雨和寒霜,但其积累的人生至理和感悟是黄金般的财富,所以看着他们两鬓发白和眼角间的皱纹时,感觉那是一种智慧的象征。
但老将也有苍凉和悲情的时遇,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马龙先生了。该老将觅求一生戒指,忍辱负重,可最终憾缺总冠军一枚戒指。这样的故事,布拉开体育的历史长卷,比比皆是。所以,在体育这个年轻和老去博弈的游戏里,其特有的属性决定,当你对目标不死心,不明心时,注定悲情之果。
除非你明事理,像齐达内那样急流勇退,而不是像加斯科因苟且余生。这里有一个深层的疑问,对于加斯科因而言,在职业生涯的余生转嫁中国的甘肃天马,你说他为钱还是为对足球的惟一一点挂念呢?这一个难以权衡的问题。
如果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球迷,除了记得巴乔和晚期的马拉多纳外,绰号加扎的加斯科因也应在其列。这位曾经的英格兰足球的标志性人物,不知在绿茵场上戏耍过多少后卫,1990年的世界杯,那含情落泪一幕,更是迷倒亿万球迷,从此加斯科因这个名字跃入我们的眼帘。
所以,这样一个公众化的人物,钱对于他或许算不了什么,就像现今的小贝一样,利用名人效应一样收刮外块。可加斯科为何在职业生涯晚期紧缩身段,来中国联赛的乙级球队度日?就算为了对足球最后一丝的挂念,完全可以在英国某俱乐部玩玩,对此我一直想不通。
后来才知道,加斯科因是像我一样喜欢酗酒如命。我就想了一个理由,一个酒鬼在职业生涯的有限期内,把酒钱喝光了,声誉也败坏完了,才有了无奈之举,迫使自己来到中国继续收刮酒钱。
在查阅他在中国联赛的经历时,发现加斯科因只踢了四场球,但有两球进账,所以不要去怀疑加斯科因的足球天赋了,他在36岁时,仍有射的能力。
在中国有了短暂的打工经验,并没有影响到加斯科因入选英国足球名人堂。或许,这是对这一此起彼落老将最好的慰藉往事的礼物吧。
放眼其他行业,老将是一行业的一宝,多被惜之。可在体育行业,老了还要为了人生目标和生计,仍旧奔波在赛场的事实,还是让我内心多了少许的悲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