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迷哥(migo)
杜伊要走的路还很长,因为有人修路,也有人拆路!
福拉多爱瞎折腾,抖了多次圈,盲目的找了几个方向,最后还是让自己的上司杜伊拉回了符合中国人跑的跑道上来,什么狗日的352,532还是451,这些洋字码就那么玄虚?我看不是,是足协没有捋顺两者的关系,杜伊在国奥忙着的时候,成绩备受质疑之时,福拉多捣鼓了一下国足,足协就感觉这老头还行,凑合着用吧,当国足面对正事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足协大爷们又想到了杜伊,中国队就是这样不明确的532和442之间摇摆着,找不到比赛节奏。
从今天的比赛来看,杜伊开始了真正的垂帘听政,阵型回归中国队擅长的442,米卢当年就这么干的,后来就没有人干好过这个阵型,不过杜伊来了中国,让442重现江湖,而且在国奥队试验还算成功,可是在杜伊搞国奥工程的时候,福拉多这个时间段并没有秉承杜伊的战术风格,从而使国足国奥风马牛不相及,有南辕北辙之感。
上半场中国队表现出了中国男足典型性综合症,好像那场面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但是,那种业余化踢球的风格和战术安排没有关系,只是球员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看看赛前那些口号吧,“为什么就不能胜韩国呢”等等,云云,就知道球员开始的表现有多么的紧张。
开场表现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个边路没有完全理解杜伊的边路进攻的要求,这个问题中场期间杜伊肯定重新强调,从而下半场的上半段让我们看到了赢得比赛的希望,周海滨的进球,和刘建的进球都让我们有了很骚的想法,打破恐韩症。但是,被人家扳平比分后中国队有一次堕入深渊。
所以,看中国队的比赛,要分几个过程:
第一,等待人家进球,然后追赶比分(PS:人家不进球,咱们是不原意打起精神的主儿)。
第二,追赶比分过程,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结果能追赶上,球迷球员大喜,第二个结果就是追赶不上,然后大败。
第三,追赶上比分之后,是考验中国队表现是否成熟的一个过程,恰恰这个过程中国队表现的足够业余,此时想保平,还有点少许想获胜的想法,这种矛盾心态就决定了中国队的被动,这也是为什么咱们又一次2比3输给了韩国。
中国队缺乏打僵持球的能力,更缺乏获胜的勇气,这也是杜伊一直想给中国队灌输的思想,所以杜伊多次排出勇敢的攻击性阵型,但是,要实现米卢当年的快乐足球(当然杜伊打的是攻势足球),杜伊要走的路还很长,因为有人修墙,也有人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