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迷哥(migo)
有的人戴着圣诞老人的帽子,并不能说他就懂圣诞节是个么意思,福拉多在中国执教过大连,同理也并不能说这老头就懂中国足球。
收官了,还不如说收“棺”了,盖棺定论,杜伊不强势倾斜国家队,不把福拉多从主教练“挤”到教练,国足将提前收“棺”。国家队放荒了一年多了,在利益权衡之后,用了总教头到教练的配套行政模式,从中国足球的国情来看,这也能理解。可是,福拉多就真的能耐得住寂寞吗?功劳有了,杜伊拿着,狗屎盆子扣下来,自己戴着,别说“红星友谊”了,南斯拉夫都解裂成了好几个国家了。
杜伊说:国家队的态度有问题,意志品质有问题,福拉多说,球员的比赛态度没有问题。这一唱白,一唱黑的,本身就让我们寻思到,福拉多其实想法很多。福拉多的战术理念和杜伊其实很不一样,看看福拉多的双后腰,看看杜伊的单后腰,其实从这一点上断定很武断,可是,离除夕还多些日子?
其实福拉多的任务很简单,你就是带着球员按照杜伊的要求训练就行了,没有必要整的给中国足球救世主似的,要从组建,磨合到成熟,因为时间不多,不可能给你更多的时间了解哪些一上场就紧张,很无聊兴奋的球员,刘建等人直接回俱乐部训练就得了。
国奥和国足战术必须统一,虽然冲世界杯和完成奥运任务的对手不同,但是,国足球员的领悟能力差和执行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不能忽来忽去的在两种战术里徘徊,没有时间给你们尝试了。只有战术一致了,两边跑"超男“适应起来才更快,更自如,但是,几场比赛清晰可见福拉多的想法。
《刺马》和《投名状》啥关系,杜伊和福拉多啥关系,一脉相承,而福拉多自己却在修改着剧本,但剧本演出来的戏,杂乱无章,从而还牵扯到杜伊的经历。其实,世界杯搞不定,谁都知道对奥运战略的影响有多大。你不能认为《刺马》和《投名状》导演不一样,就否定他们的关系。
请杜伊倾斜国足,国足和国奥战术一脉相承了,没有适应不适应的考虑,别忘记现在的国奥球员中有多少国家队的经历,这种对流人员的互动,在2008年不知道会有多少次?既然要对流,为何不让其在合理的通道里对流呢?请福拉多安分一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