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亲情,美好的回忆——《姥姥的剪纸》赏析
(2018-11-20 17:17:50)
标签:
文化绿城小学教育 |
分类: 语文教学 |
浓浓的亲情,美好的回忆
——《姥姥的剪纸》赏析
第一,画面美。
如果把这篇文章改为纯正的文艺片,想象的开头是这样的:一个连贯的长镜头缓缓拉伸,从蓝天白云到小河流水,从田野小道到绿树村庄,这个镜头越慢越好,越稳越好,以自然朴素的画面来表现“大平原托着的小屯”。
紧接着,摇出一个个特写镜头。
静态画面:“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注意镜头是静止的,不显示“翻来折去”的动画,只突出剪纸的成品,如:“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以突出“姥姥神了”这句话的主题。
大特写画面:转到主题“喜鹊登枝”剪纸作品,加弱光表现出“美轮美奂,古朴典雅”的味道,照应文中的“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这个画面是静止的,虚化之后出现下个镜头。
动态镜头:用活动画面显示姥姥的剪纸高超。镜头一:“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这个需要静谧温馨的环境,突出“刷刷”的剪纸声;镜头二:“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关注人物神态的变化和手指的细微动作;镜头三:“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这组镜头能够表现出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样子。
第二,语言美。
用童声叙述旁白,稚嫩的、甜脆的声音,语速缓缓的,娓娓道来。如果看过电影《城南旧事》,一定能够体会出这个意境。例如:
1、“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读出来自豪感,读出来啧啧赞叹的口气。
2、“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语速稍快,表现出小孩子的天真、顽皮和耍赖的样子。
3、“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帖?”表现出姥姥勤劳善良,做事干脆利落的特点。
4、“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能表现出姥姥的慈祥,对孙子的呵护。
还有后面描写姥姥和“我”一起剪兔子和老牛的情景,不但能表现出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还能突出小孩子的好奇调皮可爱的样子,从细微的变化中表现祖孙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
第三、意境美。
课文的第四部分,叙述了“我”上学后越走越远,姥姥思念“我”,“我”也怀念姥姥的浓浓亲情。这是感情达到高潮的部分,无论是摄像的画面还是旁白的诵读,表现出来有很大的难度。
1、用四组镜头来展示。第一组镜头:“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突出活泼可爱,镜头的衔接快一些;第二组镜头:“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突出勤劳温顺的老牛,速度缓慢一些;第三组镜头:“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第二组和第三组镜头的摇动速度形成比较强烈对比,图像的大小要有明显的差异;第四组镜头:“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让主角(小孩子)天真好奇地摆弄,同时突出姥姥的慈祥。
2、最后一段需要充分的想象。用急速行驶的火车和正在起飞的客机显示时间在变化,用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我”的生活变化显示“我”的成长历程,用乡村到城市的画面衔接突出“我”距离姥姥越来越远,紧接着插入“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和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旁白的诵读声音稍带一些忧伤的语调,潜意识里再带一些幸福的语气,充分表现出“我”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把一篇文章改为剧本,再用影视的形式来表现,需要展开充分的想象,脑海中反复浮现出画面,特别是重视一些细节的表现,才能突出作品的意境。另外,还要深入阅读作品原文,提高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文章作者是“笑源”,一位不知名的作家。原题是《祖艺》,祖艺是什么?祖艺是指祖宗遗传下来的技艺,原作题目表达不够清楚,好多读者不理解,所以入选教材的时候,改为《姥姥的剪纸》。
这篇文章作者“笑源”说过这句话:“平平淡淡、牵手一生是每一个人的最高向往。”想着这句话细细品味原作,有情朗读或者轻声吟诵,相信大家有更深刻的感受——忧伤吧,痛哭吧,控制住流泪。
祖 艺
作者:笑源
可能是我好久没回乡了吧,最近老是梦到姥姥,梦到她慈祥的面容和温和的话语。然而姥姥去年就去世了,我是再也不可能真的听到她的话看到她的样子了。
但我还是决定还乡一趟,去她坟前烧点纸,和她说点心里话,具说这样我就可以不再梦到她了。再说我的母亲也近六十了,我应该常回去看看的。
回乡不难,一个下午就到家了。本来回家是为了看母亲,可话题最多的则是姥姥,母亲也时刻想着她的母亲呢。说到深夜,我们把姥姥生前的诸多的好处都说遍了,最后说到了她的本事。母亲说我们是一代不如一代呀,你姥姥可是粗细都干得来,细到绣花剪纸,大到打场收割,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的。我愧然,是的,到我和姐两个,我们的被子还要母亲夏日专门来拆洗。
姥姥别的技艺没什么值得大说的,因为老一代的人为了当时的生计多是会做这些事的,只是姥姥心灵手巧,比别人做得好些。只是剪纸则基本上她的独技了。
姥姥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是被当成小姐养的,自然练得一手好针线活和其他的细工活,比如剪纸等。只是后来嫁给了我的穷姥爷,才不得不放下手中绣花针走向田间地头,男子一样的干活,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她的巧手只能用来缝补旧衣服了。所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根本不知道姥姥会剪纸,只知道她的衣服做的很好,引得好多人夸赞。
初知姥姥会剪纸是十年前的事。当时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又有了闲暇可以做些消遣的东西了。恰时表妹在家办了个幼儿园,乡里物质少,正愁不知怎样表示对优秀儿童的奖励,姥姥一时心起,说我做大红花给他们吧,以前都是奖大红花的。就这样,她人家又拿起了记忆中的技艺,做出了好看的大红花,又不知怎么地剪出了漂亮的窗花,一时引得表妹大喜过望,连家长也赞不绝口,至于孩子们更是把得来的大红花挂在身上,剪纸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向人表现着自己的优秀。
表妹的幼儿园办了两年,姥姥给孩子们剪了两年,虽说逝八十岁的人了,可她在剪纸时是开心的,时不时从嘴里哼出往昔的歌谣,细问时她则会羞了脸不理你。想来那是她少女时代的美好记忆吧。我们不得而知,只要她老人家高兴,随她唱好了。只是对于她的剪纸技术,表妹是想学来的。姥姥也愿教,但不久表妹就离乡出来打拼自己的生活了,姥姥没说什么,只是每天时不时地还剪些小狗小猫打发时间。
我见过姥姥的一些剪纸,真的是活灵活现,还自创了一些剪法,使剪纸的内容更丰富更现代。当时我也动过要学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地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又过了几天,姥姥醒了过来,我又离开了家。时不时打电话给家里人,得到的答复也是身体很好。但我知道姥姥再不能剪纸了,也不能自己自己走动,她已快九十了,她的身体不再听从她的使唤了。
最后一次见姥姥是去年夏天,她在我家住,当时她还基本上能自理,头脸也清楚,我跟她说,姥姥,你好好活着,我们还等着给您过百年大寿呢。她和蔼地笑了,说自己活着老是连累人,还不如死了。我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很无赖地说,那不行,我还要向你学剪纸呢。姥姥没说什么,她知道我不过是说说而已。姥姥的一生都是在为别人劳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就是我们几个晚辈给她买双不起眼的鞋子,她也会说上一大堆话,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真的为她做了什么大事一样。
中秋前,我本来打算回家给姥姥过生日的,还没动身就传来了姥姥去世的消息。我当时以为听错了,可弟弟的话再次证明是真的。我再次不知所措地赶回家,这次我一进姥姥家口,就听到了哭声,我没有哭,还是径直走到姥姥的屋里,这次我看到是一具棺材。我泪流满面,姥姥没能等到我们给她过生日就走了。
前几天回乡的第二天我和妈妈去了姥姥的坟前,一堆不大的黄土隔着姥姥和她所有亲人的。这次我没有哭,妈妈哭了,她是姥姥唯一的女儿,如今,妈妈再也没有娘了。我也没有劝妈妈,哭一哭也许她会好受一点吧。我拿出一大包冥钱点燃了,看着它们成了黑色,被风吹到了远处。那天不是鬼节,不知道姥姥能否收到我们的一点所谓孝心呢。
也许姥姥没有成鬼吧,像她那样的人应该上天堂的,而且在姥姥的木棺盖上时,我分明看到了姥姥脸上的一丝笑容,好像有什么好的地方等她去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