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顶上寻神仙

飞龙顶位于荥西北17公里的北邙乡境内,北临黄河,南望嵩岳,东有鸿沟、汉霸二王城,西连牛口峪、虎牢关景区。这里山峰交错,沟壑纵横,中间一座山峰突起,轻烟缭绕,好象云雾中的“飞龙”,飞龙顶由此得名。

2014年春节过后下了一场大雪,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我和王工等几个好友驾车顺着北四环向西,到远近闻名的飞龙顶寻仙问道。一路是宽阔平坦的公路,途径古荥、广武、高村三个乡镇,穿过北邙乡再向西一公里左右,快要到达黄河岸边的时候,陡然出现黄土丘陵地带。随着山峰的出现,我们发现已经进入山谷几百米了。环顾四周群山,山峰不高,山势不险,山顶上建有大大小小的宫殿亭阁。这些都是明清建筑,多是依山而建,最醒目的是一座大殿,有三层高,坐落在远处的山顶上,显得雄伟壮观。




我们停好车子进入景区。一路上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道观,七姑庙、地藏宫、五圣母宫、马王爷殿、王母宫、佛王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搞不懂里面供奉哪些神仙,弄不清该拜哪个神仙。但是,这些所谓的“宫殿庙观“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简陋,大多是依靠山势挖一个窑洞,外面做一个门脸,门头上挂个显示名字的牌匾,窑洞里面摆放着彩塑雕像,摆着供桌贡品香烛。好多宫殿里没有人打理,供桌上放几柱清香,墙角点着油灯,只要游客有心上香,就行自便。

飞龙顶是民间自然形成的道教圣地,据说这里求仙拜神很灵验,来自黄河两岸的善男信女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纷涌而至,每月定期都有庙会活动。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飞龙顶景区不要门票,因为这里的宗教设施多是香客们捐建而成的。看着这些异常简陋的宫殿,我想:对于宗教信仰,不在于宗教设施的奢侈豪华,而在于信民的心中是否有宗教。

我们进入一个宫殿,又来到另一个宫殿,只见香客们三五成群,烧香拜神,烧纸放炮,个个都是虔诚的样子。我们要搞清香客们拜的是哪个神仙,不能走马观花,必须细细了解里面的门道。五圣母是何神仙?地藏宫里有哪路神仙?七姑庙里的七姑是哪七位?我们几个用手机查找资料,答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让我们更加迷惘了。

五圣母宫门口围着一群人,里面传来一阵阵女人的歌唱声。我们赶紧走上前,掀开门帘,里面是狭窄的窑洞,正对面的墙上挂着神仙的图像,四周围坐着一些妇女和老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两个老年妇女坐在画像右侧,一个表情神迷,唱着带有民歌风味的歌谣,是那种教人行善的歌曲;另一个妇女表情虔诚,侧耳聆听,偶尔还会和主唱对接几句。歌谣很长很长,我们听不大懂,也不知道里面的玄秘。

我们憋着一口气向山顶攀登,想着尽快了解“祖师大庙”供奉的是哪位神仙,在我们看来,能享受“大庙”荣誉的“祖师”肯定是最高级别的祖师了。来到一层,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二层里面供奉的是“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层供奉的是道教祖师张道陵;四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这几个神仙身份不同,为何供奉在一个“大庙”里?从一层到三层,哪个位置为尊?我们的确搞不懂,只怪自己学识太浅了。
我们站在“祖师大顶”的上遥望远方,群山东南角有是“泰山东顶”,西南角是“华岳西顶”,三个大顶的建筑遥相互对,形成犄角之势,自然形成一个整体,象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

继续寻仙。我们来到“泰山东顶”,这里供奉的是盘古和女娲,盘古在一层大殿,女娲在二次大殿。我们又来到“华岳西顶”,这里供奉的是医圣华佗和药王孙思邈,华佗在孙思邈在一层,华佗在二层。这两处地方位置比较偏僻,山路积雪难行,香客很少。


在“祖师大顶”正南方的山坡上,有一座怪异的建筑。说它怪异,其他宫殿都是坐北朝南,它却是坐南朝北,其他宫殿是香客纷拥,它却是冷冷清清。我们耐不住好奇,临走前来到那里。这也是一个高大的建筑,只是墙体已经破败,正中供奉着阎王爷的雕塑,墙上画着阴间的小鬼图案,这疑似阴曹地府啊。还有人来拜阎王爷?王工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有人在阳间做尽坏事,死后进入阴间,他的亲人担心此人到阴间后受尽折磨,于是来到这里求阎王关照……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我们走遍了景区,结束了今天的寻仙问道之行。在我看来:飞龙顶的道教圣地名副其实,虽然建筑杂乱了一些,设施简陋了一些,但这里朴实的民风正是信民们所追求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