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那个飘》的年代是独有的,作为77届大学生的集体生活和集体记忆。这个年代和这部戏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质感。那种好的质感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体会不到,好多都是现如今很宝贵和难得的生活体验和人生质感。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生产力发展水平更是跟现在完全比不了。但在戏中,甚至在当时的人们,丝毫不会因为物质匮乏而有哪些不适,绝大部分人活得简单纯粹,思想单纯。但是大家的精神世界都非常丰富,尤其是大学生们,精神世界极其绚烂多彩。那时候的人都是爱诗爱诗歌的,那时候极少有电话,更没有手机短信上网聊天,那时候通讯都是写信,急事才发电报。我认为写信是等待的过程,这过程很美甚至很迷人,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
很少有心情享受这个过程,我在拍戏的时候体验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魅力。
最让我撼动和感染的是,那个年代的人,生活态度都非常积极,不抱怨不懈怠更不投机取巧,绝大部分人都本本分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们的爱情高尚而纯粹,有时甚至是清高的。这种感情其实很美妙。
想起以前在杂志上读过的一句话,跟《雪花那个飘》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