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印象
岭脚村----赣皖交界的古村落
在婺源的第二个清晨我们5:00出发又是沿着山路不停地向上盘。公路变成了土路,我们行走在乡村公路上。四周非常安静,只有我们车子的声响。终于断路了,前面正在铺路。我们只好背着相机拿着脚架徒步上山好在离拍摄地点不算太远,那也走出了一身汗。司机小程为我们打前站找视野较开阔的地方。
找好位置,眼前出现了一片密匝匝的民居,这就是岭脚村。
先放一组接片好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1.

2.

3.

以下是分镜头图片
4.山坡上的梯田里山桃花点缀其间。

5.山间的小楼貌似一个提灌站。

6.我们盼望的日出就是这个样子,太不给力了。

7.相对于小村落我更喜欢这部分丘陵起伏的地貌。

8.我们开始下山,降低了俯视角度看的更清楚了。

9.靠山吃山,正是这连绵的群山养育着这里人们。

10.山路上运送沙石的卡车开上来了。

11.铺路的民工也开工了。这条路通往安徽,据说可以到达齐云山。

12.我们乘车下山,时不时停下来拍些小景。

13.路边的油菜花

小程带我们到了一条小路边,让我们走下去进村拍摄他在村口路边等我们。这样的安排太好了,没有时限自由自在。
14.下坡前再拍一张对面山坡的景色,看到那条弯曲向上的石阶路了吗?那就是条古驿道可以翻过那座山。散落在山坡上一圈圈斜着的就是墓地。

15.小路边篱笆围起来的是盛开的萝卜花,也很美吧!

16.村里的粉墙黛瓦伴着初放的梨花。

17.终于看到老房子了,这是我们这次出行的一个愿望。

18.茂密的梨花与老房子的屋顶。

19.梨花年年盛开,老房逐年衰败。

19.灿灿的油菜花给老房子添点生气。

20.一幅田园画面。

21.高高的马头墙---徽派建筑的标志。

22.总有鲜花如眼帘。

23.为了寻找那间上百年的老屋我们遇到了这位老阿婆。

24.阿婆告诉我们她在晾晒梅干菜。

25.把新鲜的青菜切碎晾晒蒸熟,再晒干。看来梅干菜是这里的传统菜。

26.我看到了一间好像被火烧过的老屋。

27.一条窄窄的小巷子里我看到了墙头盛开的山茶花,走过去拍下来。

可能是听到了我的动静,一位老人走出来告诉我这花叫“清明花”。有两百年了,每到清明前后就开花。我想这可能是当地人的叫法。我向他打听那间百年老屋,他告诉我就在旁边有位老太太住在那里。
28.我又问他眼前的这间只剩木架子的老屋为啥不拆了呢?他说要等它倒,倒了再修。

29.按照老人的指点,我终于找到了百年老屋。很高的墙壁,很讲究的大门。

大门开着,我刚想问有人吗,那位晒梅干菜的老阿婆就从我身后走过来了。连连摆手说:“不要拍了,房子太老了,快倒了。”我说不进去就在门口拍一张。老阿婆答应了。
这张片子拍的实在不好,但也算看清了老人陪伴老屋的情景了。阿婆一再对我说:“就我一个人住在这里,他们都走了。房子快倒了,不修了。”我注意到屋子正中挂着一个相框,也许是阿婆的丈夫。阿婆这样守着老屋也是对亲人的眷恋和不舍吧!我对阿婆说:“您保重!”转身离开了。
30.

31.街巷

32.街巷

33.老树 新花 马头墙

34.又一处正在倒塌的老屋。

35.终于走到村口看到了过去的供销社,现在的农村小店。中国移动的代理点。

36.地上这一排排的圆柱子是什么呢?猜猜看!

37.原来是培育木耳呢!

38.看看这壮观的场景。

近4个小时的拍摄,从山顶到村中。感慨多多:从自然景观到现实生活,从对老屋的那种猎奇心态到看到阿婆在老屋中的生存状态,纠结的心情困扰着我。既要保持原生态,又要改善生活太不容易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