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边走边照
边走边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68
  • 关注人气:1,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011-03-17 12:40:42)
标签:

京西古道

圈门

蹄窝群

原创

摄影

旅游

分类: 走遍中国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上周六难得WS有时间来落实他许诺很久的这件事:走京西古道看蹄窝群奇观。我们坐370到终点站“圈门”。下车后我们看到几十人的集合队伍,看来我们爬山不会寂寞了。


1.古道从此开始,第一个古迹“圈门戏楼”。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戏楼内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3.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4.圈门浮桥。这样看以前这里应该有很大的河水。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我们一直沿着古河道走,走过了4个村子:东店,中店,西店,天桥浮村。还有一些分散在山路边的民居才步入到山脚下。一路上都是大兴土木的民居给窄窄的道路造成了拥堵,也给我们的行走造成了麻烦。

 

5.这是我们走到的第一个有坐标的地点(坐标是绿野俱乐部制作)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6.登山队在“天梯”前等待顺序攀登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我们与他们分开去走小路(古道)。在路过了最后的人家后就走在了布满羊粪的山路上。穿过了低矮的树林很费劲的爬上乱石坡走到了宽阔的大路。当然,就是这条大路把古道切断了。

 

7.走到大路中部,我们手脚并用的爬上山路,继续走上古道。这是保护的最完好的一段古道,也是离山顶最近的一段。我们站在路边,喘息着拍下了这段古道。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8.仔细看看脚下的古道修建的很有特点:每隔一段大约30,40公分就有一个类似“坎”的石头竖直埋在山路中。所有走在上面的人一直在讨论着它的作用。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9.被杂草覆盖的古道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0.沧桑古道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1.山顶上的古迹“风口庵”遗址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2.走过风口庵看到了坐在古道边休息的登山队,这里是几条山路的交汇点。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3.标准的登山装备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4.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多支登山队和许多散兵游勇。这是“网球登山队”。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5.这是“东方迷你”登山队的队员在休息。这两支登山队都是从王平村方向过来的。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6.发现了和我们同行了一段的父子俩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7.我们继续向上,转过了一个弯后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蹄窝群。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8.很不规则的蹄窝,深浅不一。但是,这是在一块大石头上踩出来的。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19.到此的登山人都要来此看看,走走。这也是继续向戒台寺方向行走的必由之路。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0.当然,从戒台寺拍上来的人也要路过这里。看着人们走在这段古道上有些心痛:人们用尖尖的登山杖杵着蹄窝在上面行走会给这个古迹造成破坏。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1.已经出现被破坏现象。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2.拍个典型的蹄窝,可以看到巨石上的纹路。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3.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这是一块完整的巨石。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4.蹄窝里的积水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5.终于等到人们走完了,我拍了这段比较完整的蹄窝群。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6.排成一排的3个蹄窝。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看到了蹄窝群走过了京西古道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开始下山。这时山路上还有许多往上爬的人们,大多都是三五成群的小青年。有同学,有伴侣,有家人。装备,经验,体力明显和我们在山顶上遇到的登山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他们也很有趣。吃着喝着聊着根本没把登山当做目的。最让我们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山路上走来了骑着山地车的小伙子们。

 

27.我们站在路边迎接他们,并和他们打招呼。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8.一群有想法,有挑战精神的小伙子。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29.看看,领骑者已经上路了。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30.顽皮的小伙子给了我一个“剪刀”造型,谢啦!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31.看着他们向上的背影,他们告诉我们:后面还有女生呢!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32.我们转过身等了一会儿看到了3个推车的人影,原来有2个女生还有一位陪伴的男生。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33.可爱,勇敢的女孩。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34.和我们再见继续她们的骑行,加油!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和他们分开后我在想:年轻真好,他们充满活力可以把许多在我们看来很不靠谱的想法变成行动。他们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否能骑行,也不知道还有多远。他们回答我们的话就是,到时候再说吧!不行就扛着。这样的回答就看得出他们的自信,太可爱了。我喜欢你们!

 

 

35.最后的小矿井遗址,现在改建成了度假村。不过看上去也不成功。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36.拍下这张片子,我就收起相机了。
蹄窝记历史古道写沧桑

    这一路很辛苦,和蹬箭扣比路途更长。连续两个周末大体力的出行身体着实吃不消了。不过,还是想呼吁要好好保护这些不可多得的遗迹。不要让这些遗迹毁在我们这个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