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济 |
董晨:我一开始听主持人说的主要是交流,所以没有那么多的准备,最近股市一直都比较好,所以工作也比较繁忙,每天见的人也有好几波,跟人交流也特别多。去年以前大家吃饭见面都还在谈房地产,现在只要见面都在谈股票。有时在大街上听到别人在聊时也是股票、基金这些。市场已经被极大程度地激活了。在某种程度上比2000年、1999年牛市还要疯狂。那个时候有的营业部把要开户的人往外赶,现在好像也有这种现象。你排两天队也开不上户,我们公司不断加派人手来为大家提供服务,肯定不会把大家往外赶的。
我对市场的分析,在去年年初时的判断还是挺准的,主要是四大主题导致2006年股市肯定会走向牛市,当时最乐观是1500点,没有想到2006年年底时到了2600点。从我自己所处的环境来看,证券公司的重组能够把华夏、南方这样一些亏损几十个亿、上百亿的券商的坏帐全部撇掉,这给牛市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漏洞堵住了,只要有水就能够蓄起来,这样股市就能积淀起来了。
从2005年开始到2006年基本结束的股权分置改革给市场打下了非常好的牛市基础。但股改将来可能会秋后算帐,那么便宜的价格为什么还要送股,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呢?这以后再说了。牛市向好的另一个原因是人民币升值,但为什么2004、2005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很大,股市却没有升?那个时候钱往里流,为什么还是熊市呢?人民币升值不是股市上涨的主要原因,经常被大家提到的原因钱往里流,不一定要炒股票,还可以炒房地产或者是实业投资等等。当股市形成上涨趋势之后人民币升值就会加强这种趋势,但是它并不是根本性的因素。
2007年的市场我认为是有泡沫,但是这个泡沫不会破灭,反而会进一步集聚,这是2007年很表象的特征。我认为,2007年股市继续走好的根本原因是三个,第一个还是人民币升值,虽然不是根本性原因但是是加强型的因素,当这个泡沫形成之后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就会不断强化,使泡沫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是长期的因素,大家都认为外国人的钱会来,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外国人一掏5亿美元这都是比较少的,当然不一定是炒股票了。他们搞股权也是一种投资,就是对你市场的一种看好。在这种情况下给中国人也会有一种强化印象,中国市场是值得投资的。大家都在说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这时把钱搁着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也会拿钱炒房地产、股票等等。因为很多人都有存款,哪怕净值是10%也有很大的规模。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泡沫是很难破灭的,所以是不断强化的趋势。我也听人说过中国股市终结肯定是人民币升值到头了。
第二个原因是股权激励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调研有时不见得你去看生产线就明白了,有时跟高管聊天能得到很多信息,实际上主要是看高管的态度,高管如果说不希望股市涨那股价就可能先歇会儿。这种暗示就给人一种印象。有些券商的研究所也起到了这个作用,今儿说这个股票被低估了,该涨了,第二天就涨停了。这些分析师的信息是从那里来的呢?很多是从上市公司高管那里得来的。这就会出现基金经理或者是机构投资者去调研,如果高管说我的公司被低估了,那股价就很可能要涨。如果说我这个被高估了,那股价可能就先不涨了。实际上,在股权激励和资产注入的情况下研究机构的估值预期是紊乱的。
比如说目前很多股票的市盈率是三四十多倍,保险股达到了五六十倍,但是一旦说资产注入了,大家的估值就变了,就紊乱了。上周五为了防止大家炒资产注入和资产重组监管部门让很多公司都做了澄清,目前网络、市场上传的那些传言要一个个澄清。很多上市公司说我们读了网上的传言因此澄清。当你预期不稳定时泡沫肯定会大的。因为没有人说得清楚到底是注入还是不注入。
第三点是泡沫不断孕育和膨胀。我自己认为公募基金是没有天敌的,就像南美的植物紫荆罗兰到中国来没有天敌,没有任何鸟吃它,或者是没有任何虫子咬他,它就漫天遍野地涨。中国自从引进了公募基金之后在最初几年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在那个时候我就呼吁应该发展私募基金或者是直接投资,这样能够形成互相制约的因素。
一个基金持有一只个股可能比例很小,但是几个基金加在一起就很大了,就变成了集中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没有人来限制它,这样它的股票一定会打上去的。打第一个涨停的话你会不信,第二个涨停时就信了。你又没有钱制约它,最好的方法是拿更多的钱支持它。打多了我也可以分享到你的快乐了。就像紫荆罗兰一样它的发展是非常不受制约的,证监会就说基金先停一下,别发了。但是没有作用,因为基金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七八千亿了,尤其是权重股、有一定业绩支持的股票实际上是处于一种50%甚至80%的流动筹码都被基金拿着的境地,他不卖,这样股价就一天天地涨,这时你会发现市场有泡沫,并且会不断地孕育出新的泡沫、不断出现新的形式。
我们研究所也做了一些分析,去年下半年的时候钱进的速度比发股票的速度快得多了,谁的盘子最大就追着谁,这里也有一些企业是有价值的,比如钢铁股。到今年1月份以后热点变化非常快了,金融、房地产泡沫过度宣泄之后回落,这样大盘指数就会受到压抑。我们后来推出的隐性冠军细分行业或者说是二线行业龙头股票,以前大投资者会说它净值对我没有贡献,那个时候是不被关注的,但当大盘股、龙头股回落以后这些股票就被关注了。
实际上市场热点是两条主线,一个是引入冠军发展的主线。中国有很多行业龙头股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的行业地位是很稳固的,没有被得到发掘这是一种能看到的机会。另外一个是资产注入或者是股权激励背景下的资产重组,甚至是买壳借壳上市的现象。现在再融资的渠道非常畅通,可能很快会圈到钱,很快实现上市,很快实现股权个人的变现。这样就会导致未来的重组龙头得到很大的发掘。
二线蓝筹主要是产业做不大,进军国际市场时可能进不去或者是到一定程度了价格没有一线蓝筹那么大的想象空间和成长空间。那么现在给它一个高溢价、高估值实际上是过分的。你会感觉整个股市的投资,龙头股如果不再创出新高的话指数很难创出新高,但是活跃度是不减的。指数创出新高需要对中国股市再定位,是不是中国市场的泡沫就破灭不了呢?中国资本市场是不是会支持这个事呢?像工商银行一开始涨四五块钱时全是基金干的,据说到了六块到六块七时都是散户,没有一个机构在买,全是散户在买,机构在卖。狂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高位出现这样比较大的分歧。有时会发现机构自己还是很理性的,这样就把高位的权重股创出新高的可能性封杀住了,这实际上是比较好的现象,会让管理层给市场更多的宽容或者是信任。
在这种背景下会更多限制一种虚假的重组、虚假的繁荣。只要把这个限制好,中国市场在今年泡沫是不能破灭的。按照这个思路下去,人民币升值,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是不是可以到美国定居去了呢?这是下一步要探讨的。从现在来看股市跟房地产一样又爱又恨,价格高了有一定的风险,大家承受不了,但是价格要跌回来的话,政府、老百姓也都受不了。现在这个情况是泡沫比较大,但是能承受、能慢慢消化。政府不调控或者政府不管就完全崩溃了,或者说政府只要一管就会崩溃,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存在。因为整个市场本身的基础还是很牢固的。
2006年有一打涨300%、400%的个股出现,今年的市场,再出现一些涨幅50%、百分之百的股票非常大,个数可能比2006年还要多。这种现象肯定会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