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希望工程助学行动》邮资片的两点补充
《春申邮刊》2008年第2期登有《难得一见的PP<希望工程助学行动>早期相关地实寄片简介》一文,我想补充两点:
一、《希望工程助学行动》不是PP片
早在1993开始我国邮资票品发行主管部门为了适应邮政业务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邮政业务人员对邮资票品的鉴别能力,邮电部邮政司(后来改为国家邮政局)将每年发行的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及有关资料汇编成册,刊印公布,供邮政企业内部职工使用,同时为社会提供完整的年度邮资票品发行资料。自1993年——1998年每年出一个单行本,书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票品集》,从1999年开始每两年出一本,书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票品目录》,现在已经出了三本(1999-2000年、2001-2002年、2003-2004年)。
在1994年的邮资票品集“纪念邮资明信片”栏出现的第一枚片就是《希望工程助学行动》邮资片(没有编号),另外从设计风格、防伪暗记的设置等方面也可以看出它符合纪念邮资明信片的特征,因此可以断定《希望工程助学行动》邮资片是属于纪念邮资明信片(JP)而不是普通邮资明信片(PP)。
(相关论据还可以参见《邮政用品研究》2006年年刊《“希望工程助学行动”是什么片》一文)
二、关于实寄片
陈文中介绍了一枚由苏州儿童少年基金会1994年6月1日寄出的改址实寄片,寄信人用相关单位作地址在特殊日期实寄别具意义。但将预印的收信人邮政编码和地址擦去重新写上编码地址再实寄的情况却并不少见,特选取本人的两枚藏品以作补充。
第一枚片是1994年3月22日由北京1支寄北京市内片,加贴30分邮票作挂号使用。寄信人为顺利回收而将预印的收信人邮政编码和地址擦掉改址使用,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一件首日集邮品。

第二枚片是1994年6月1日由安徽合肥寄寿县。寄信人未将预印的收信人邮政编码擦去而直接在上面涂改成寿县的邮政编码,预印的收信人地址没有擦很干净,通过新写的地址可以看到残留文字的痕迹。

因为希望工程助学行动邮资片的特殊性,一般的非集邮者不可能在邮资片发行首日便将捐款和明信片寄出去,所以首日实寄到北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片非常罕见,笔者也从未听闻或见过。但是改址实寄的片却多有存在,首日的改址片一般均为集邮者所为,非首日实寄的数量则更多,究其原因,概系此片发行量大,在社会广泛公开出售,不具备增值炒作潜力,所以手上留有此片的人为了使它发挥作用,改址使用消耗掉就不希奇了。
(
原创博文未见刊,如转载请先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