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4923081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走进伦敦奥运会——英国随笔(四)
(2012-07-31 02:15:33)
标签:
陈琨
河南卫视
伦敦
奥运会
杂谈
伦敦公路上的行车规则与以往有了很多的不同,最大的区别便是奥运会专用通道。既然是专用,非奥运车辆自然不能通行,哪怕是压线,就要处以一百三十磅(也就是约1300元人民币)的罚款。有一天我曾向出租车司机询问,他告诉我以前每天能拉三个活,而现在最多只能拉两个。本就堵车的伦敦变得更加堵。
那天在塔桥下采风,忽然收获一特殊场景。
警笛鸣响,一名伦敦警员驾摩托,率先在十字路口急刹车,用极酷的造型作出姿势,意思为前后左右禁行。
http://s16/middle/4a75bfe1gc6104b19df1f&690
紧接着第二辆摩托车驶到刹车,控制交通后奥运专用车队鱼贯通行。
http://s8/middle/4a75bfe1gc6104bfee147&690
http://s8/middle/4a75bfe1gc6104ce7eed7&690
http://s14/middle/4a75bfe1gc6104f1c75bd&690
http://s13/middle/4a75bfe1gc6104fdcbcec&690
井然有序,街头风景。
后来英国朋友告诉我,在英国极少如中国般大量封路,惯用的方式便如我见到的这样,而英国民众也极为配合,远远看到便已远远停下,让车通行。而除非重要时刻,警车从来不可以在市区鸣笛,不可扰民。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走进伦敦奥运会——英国随笔(三)
后一篇:
今天的金牌只是铺垫了四年后的平台——对话伦敦奥运举重冠军吕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