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图像图像的名称及常用术语

标签:
孙氏常识均衡理论 |
分类: 模拟题纠错 |
【2016高考备考疑难试题解析(26)】
均衡图像的名称及其常用术语
黑龙江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二次月考第2题
孙恒振
黑龙江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二次月考第2题如下:
2.下图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曲线S为供给曲线,D(指D0、D1、D2)为需求曲线,E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当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 移动
②当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
移动
③当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 移动
④当某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 移动
A. ①②
C. ③④
【试题分析】
(1)命题者对该题图像的“称呼”是不准确的
该题的图像是一幅需求变化影响均衡价格的图像,却被命题者称之为反映“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图像。在该图中,随着需求的变化(D0→D1,或者D0→D2),均衡价格发生变化(P0→P1,P0→P2)。
该题的答案也说明了命题者对图的“称呼”是不准确的:“①当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 移动”说的就是居民收入增加使得居民对商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D0→D1),进而引起均衡点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涨(P0→P1),实际上就是需求变动影响价格,即“价格随需求变动”,二不是命题者所说的“供求随价格变动”。
题枝④所描述的也是需求变动导致价格变动:互补品价格上涨,则该商品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D0→D2),导致均衡价格下降(P0→P2),
(2)E向E1 移动是“均衡点的移动”
图中的E点时供求曲线的交点,在西经上称之为“均衡点”,改点对应的纵轴上的值称之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横轴上的值称之为“均衡量”,因此,把称之为“均衡价格”不是很妥当的。
总之,该题的答案和解答思路都是正确的,但是其使用的西经词汇及其对图像名称的使用时与实际不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