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
(2015-10-23 22:26:51)
标签:
纸币没有价值孙氏常识 |
【2016高考备考疑难试题解析(20)】
纸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
——为山西四校命题者点赞
孙恒振
山西四校(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唐杰中学、长治二中)四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第2题如下:
答案B
【试题分析】在现行教材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当今时代“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那么纸币是不是一般等价物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一线教师是困惑的,命题者一般选择了回避。笔者多次撰文来分析这个问题,主要观点如下: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马克思货币理论中的观点,但是马克思所使用的“货币”概念,指的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与我们今天的使用的“货币”一词已经不是一个概念,马克思从来不把纸币称之为“货币”,而是称之为“货币符号”,因此根据教材的表述得出“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什么是一般等价物?教材的表述是:
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人们找到了克服“商品一商品”交换困难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从教材的这段表述不难看出,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其本身是商品,金属货币(金银)本身是商品,但是今天的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不是商品,所以不可能是一般等价物。
山西四校的命题者敢于明确提出“‘纸币的本质也是一般等价物’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坚持真理的勇气可嘉。
笔者曾经用一个三段论来说明教材表述的缺陷:
大前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小前提:当今的货币是纸币
结论: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由于大前提与小前提中的“货币”不是同一概念(大前提中的货币指的是金属货币本身是商品、小前提中的货币指的是纸币不是商品),所以结论是不可能正确的。为了说明偷换概念得出的结论的不确定性,今天再设计一个三段论。
古人把“车厢外面套着帷子,用骡、马拉的走”供人乘坐的车称之为“轿车”(《现代汉语词典》),今天,“轿车”这一概念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供人乘坐的,有固定车顶的汽车”。我们看下面的三段论:
大前提:骡、马拉是轿车的主要动力
小前提:供人乘坐的,有固定车顶的汽车是轿车
结论:供人乘坐的,有固定车顶的汽车的主要动力是骡、马
为什么这个结论错误,也是因为大前提中的轿车与小前提的轿车不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