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计算存款实际收益率的正确公式(银行系统的公式计算的是近似值)
(2013-05-16 23:10:53)
标签:
高考政治错题教育 |
分类: 经济学纠错 |
5月14日“高中政治超级群”湖南的一位老师提供了一道试题如下:
A国去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6.4万亿元,去年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由于生产发展,A 国今年货币流通量增加25%,而今年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则今年A国货币贬值率为——。A国公民甲去年将10000元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0%,今年存款到期后,公民甲获得实际收益为——
群里的一位老师的计算过程:
先算去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6.4/2=3.2万亿元,今年增加了25%为3.2*(1+25%)=4万亿元,而实际流通的货币量是5万亿元,说明货币贬值了(5-4)/5=20%,而物价上涨了(5-4)/4=25%,那么公民甲获得的实际收益为10000*(10%-25%)*1=-1
群中的另一位老师提出:“为什么不能这样算?既然纸币贬值20%
实际相当于一年前的8800
上面的老师的回复是:
“实际收益是有公式的,不是凑合算的”
那个正确呢?是相信公式还是相信自己数学逻辑?去年五月,就此问题笔者曾发布博文《如何计算存款的实际收益和实际购买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5a5770100znco.html博文曾经论证过银行系统的公式问题,现在看来有必要再次分析一下。
上面那位老师所说的公式就是银行网站的公式:
实际收益率=利息率-膨胀率
本人在其他群里与大家也讨论过这个公式,正如银行网站所说“大致可以这样计算”,因为银行系统没有必要准确实际收益的确切值,只是对比一下二者的大小得出正负收益即可,而计算题要的是精确的结果,所以盲目套用银行系统的公式是不可取的。本金加利息11000元,货币贬值20%,就是说11000元只相当于一年前的8800元,即实际损失1200元是精准的答案,而不是迷信公式的老师所说的“凑合计算”,“用公式计算而不能凑合计算”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前提是公式必须是正确的,如果公式本身是“凑合算”的公式,那就不能用这种公式。正确的公式应该是:
(1)实际收益率={本金(1+利率)÷(1+膨胀率)-本金}÷本金
(2)实际收益率={本金(1+利率)(1-贬值率)-本金}÷本金
题中的实际收益率={10000(1+10%)×(1-20%)-10000}÷10000=-12%
(麻烦是吧,但是否正确不能根据步骤多少来确定吧)
上面我们计算出了实际收益率,可是计算实际收益还需要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是笔者第一次提出),实际收益究竟用过去的货币币值表示还是用现在的货币币值表示结果是不一样的。还是以上面的试题为例。实际收益率为-12%,即相当于每100元损失了12元,本金10000元则损失1200元,这里的1200元是用过去(贬值前)的币值计算的,即原来的10000元相当于损失了1200元(只相当于原来原来8800元的购买力了,注意这里的损失1200元用的是贬值前的币值,因为我们计算收益率是以贬值前的货币币值为基数的,损失了多少也只能以贬值前的货币币值来表示)。
基于上面的分析,实际收益率正确计算不能套用银行系统的公式,实际收益的多少必须弄清楚用何时的货币币值表示。
(没有见到河南的老师提供的该题的选项中是否有用今年的货币表示的文字,只知道该题提供的答案是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