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陕西人,一个在陕西生长了二十几年的咸阳人.每每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我都不忘加上一句:我是"咸阳"人!秦朝的首都----咸阳.
咸阳,历史上曾经是秦朝的国都和西周、西汉、隋、唐等时期的京畿重地。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2005 年,又被评选为全国最佳适宜居住城市之一。
公元前 350
年,秦孝公自雍迁都咸阳,经历代苦心经营,至秦皇赢政时,剪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产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据史料记载,当时“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为咸阳北坂上,南临渭河……”,当年的咸阳大地,驰道纵横,宫殿林立,楼台崔巍,其中有风景优雅的兰池宫、庄严肃穆的信宫、高大雄伟的望夷宫、富丽堂皇的咸阳宫,景象蔚为壮观。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言:“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咸阳,作为秦国和秦王朝长达
144
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商鞅变法,郑国凿渠,荆轲刺秦王,秦王称帝,七国归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在此建立;尔后,秦始皇在此发布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的命令。至今我们仍旧生活在郡县制、一统文字的格局之中。
公元前 206
年,项羽兵屠咸阳,焚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六王毕后霸业空,三百离宫一炬中。”公元前
202 年,汉兴,高祖刘邦定都长安,改咸阳为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复改咸阳为渭城。西汉时的咸阳
是拱卫京城长安的京畿要地和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站。历史上著名的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沙河古桥遗址的发现则把“出使西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在咸阳大地上。咸阳又是西汉王室重要的陵墓区,西汉十一位皇帝中的九位都葬在这里。
公元 618 年唐王朝建立,定都长安,恢复咸阳县置。天授二年(公元 691
年),武则天以其母杨氏顺陵在此,改咸阳为赤县。咸阳又是从京城长安西出阳关,南下巴蜀的必经之地和驿站。唐人常在此设宴,洒泪别故旧。唐人王维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诗句,描绘的正是这种送别的情怀与场景。唐玄宗李隆基南逃缢死杨贵妃的马嵬驿也在这里。咸阳还是唐王室贵族重要的陵园区,唐代十九位皇帝中的九位分别葬于咸阳北部山区和原区,另外还有众多的贵妃、公主、王公大臣的陵葬墓分布在这里,星罗棋布,气象万千。
宋、元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咸阳原有地位遂衰。五代、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置。明洪武四年(公元
1371
年),将治所迁至渭水驿,即现在咸阳市所在地,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咸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汉字文化的勃勃生机相结合,以秦始皇统一文字为中介,把咸阳和中华汉字博览紧密的结合了在一起.
说到陕西咸阳,不得不提就是----秦腔!
秦腔是秦人的灵魂,也是秦人的骄傲。今日的秦声是否古老的秦声,其间音韵是如何变化的尚需继续研究;但是两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则是完全可以鉴别的。置身于一种文化氛围之中,有了对这个母语文化的热爱,才有一种迎新的创造心理。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包袱的话,那么这个包袱还是要勇于肩负的。有人认为要学习西方文化,学习西方语言,于是就数典忘祖,背祖弃亲,我认为,那不能带来真正的文化创新,而只能拣拾别人的文化垃圾。我希望,在我们这个寄托着民主、繁荣与和谐发展希望的田野上,能走出一代富有思想、富有文化同时也富有一种人文传统的新人。他们一定不是坐井观天的乡愿,也不是妄自尊大的夜郎,而是视我国传统文化为财富、为根脉的健康的人群。惟其如此,探讨咸阳在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地位,才有了真切的现实意义。
而近些年来咸阳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一个就是飞机场的问题:
西安咸阳机场的名称指位不清。前些年陕西的国际机场刚刚建起,就有过两市争名的故事。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西安管辖咸阳,咸阳是西安的一个区或县。其实,西安、咸阳都是省辖市,二市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当初民航修建西安机场,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西安市的行政区域内没有找到建机场的合适位置,而在咸阳选中了理想的位置,于是修建了机场,随后命名为西安机场。对此名称,咸阳市坚决不予认可,认为在咸阳的地域内修机场,凭什么称为西安机场?主管部门为了解决矛盾,重新将机场命名为“西安咸阳机场”。这一来,倒让乘客弄不清机场在西安还是在咸阳。
另一个就是西安咸阳合并的问题:
不知道国务院为什么在1972年将咸阳从西安划出。难道仅仅因为咸阳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吗?若真的这样,西安与咸阳为这个所谓的原因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在没实施西咸一体化前,西安与咸阳之间的内杠可真让人心寒!咸阳的蔬菜不能在西安销售,西安经过咸阳的车即便在西安检查合格,咸阳还得检查!这还不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城市的纽带作用是如此的紧密,乃至西安这个老大哥时时在咸阳这个老弟身上搜刮些“东西”。像户县,周至就是因为西安80年代后期缺水而硬要了过来,就是那个机场的所在地-底张镇也差点被西安老大哥要了过去!现在的机场名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也是国务院某领导人出面才将咸阳的名字加了上去!说起来也真令人啼笑皆非!不紧令人堪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以说,西安从某种程度还是借助咸阳的知名度!兵马俑,阿房宫,不是吗?咸阳、西安自古属同一地区,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城市饮同一水,沐浴同一文化底蕴,感受同样的历史磅礴,真乃大同也!西安咸阳是如此的紧密,使人在探讨历史时,不由得把这两个城市联系起来!咸阳自秦朝后,一直是京畿之地,从历史看,西安的帝王,咸阳的冢!
当初国务院将咸阳与西安人为的划开,也许是一个错误!
滚滚渭水从咸阳城南流过,河面宽阔,好像一幅舒展开来的历史画卷,展现着历史在这里演进的脚步,描绘着这里远古的梦寐和其后的繁荣。茫茫毕郢塬在咸阳城北横卧,土层深厚,犹如一部史册,记述了周秦汉唐的盛衰,吟咏着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和美好的追求。打开历史画卷,拂去岁月的灰尘,咸阳灿烂的历史文化,光耀夺目,异彩纷呈。
作为一个咸阳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向朋友们介绍咸阳的历史和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