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目前兰界的基本状况
今年以来,细叶兰中的春兰、蕙兰(九华)、春剑、莲瓣、四季的市场价格都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以春剑、莲瓣幅度最大,春兰、四季次之,九华幅度较小。下跌幅度最大的是那些被极力哄抬的创造了天价的高端品种。据一位资深网络界人士透露,那些获利甚丰的细叶兰大腕的身价,大多仅剩下了十分之一或更少。于是细叶兰的全盛期就这样骤然过去,璀璨的黄金时代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不过,持续了多年的细叶兰的全盛和极盛,毕竟已创造了空前未有的神话。在细叶兰大势己去的情况下,寒兰、蕙兰这两类细叶兰仍有余力,虽不能力挽颓澜,但料将有一番不俗的表现。
寒兰的主产地在两广、台湾、云贵川、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区。以开花期来分,寒兰可分为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冬寒兰四种,一般又把冬寒兰视为正统的寒兰。以叶幅来说,又可分为细叶寒兰、中叶寒兰、宽叶寒兰三种,其中以细叶寒兰最受欢迎。寒兰大多极易开花,有部分可年年开花,但冬寒兰花期在本地极不稳定,凡乎一年中所有季节都可开放。寒兰的花期很长,一般单箭能开一个多月;且一箭花正在开放,另一箭又能长出,有时连起来可开二三个月。但为了不让养分耗费过多,一般不应让它开尽。据说寒兰的香有迟香、冷香、遗香三种,经实践确是如此。寒兰偏清香,且越冷越香,有时夜间特香。但其香气的浓淡和有无,常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较难捉摸。我常在清晨或夜晚停立花间,长时间地深深吸摄寒兰沁人心脾的异香,觉得这是一种极其难得的绝佳享受。一般的说,寒兰发芽率较低一年只发一芽,这是它的弱点。但这也不尽然还应看每个品种的种性,我有一个超舌品种,每年就可齐发二三芽,且均达五叶。多作分株繁殖,是一个有效的补救方法。寒兰较耐肥,易伤甲。故寒兰喷肥不宜过浓,淋肥更不宜接近兰头。寒兰叶片较易起黑斑,且经常会起横断性黑斑,造成很大伤害。故在防病方面,应较一般兰类更为紧密.
寒兰是国内从来未经炒作、但价格一直稳定上扬且为有识之士一致看好的兰类,近期已蓄势怒发,成为兰界一颗熠熠新星。不管其花艺、线艺与型艺品种,都具有乐观的前景。
蕙兰潜力深厚前景看好
蕙兰(九华)产于江浙、湖北、河南、安徽、陕西等地,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至今还保存着潘绿梅、程梅、绿蜂巧等具有二百五十年至三百年的名品,以及不少甚具欣赏价值的其他名品。春兰娇小玲珑,蕙兰豪华大气,各擅胜场。但以个人兴趣来说,我还是偏爱蕙兰的那种轩昂奋发的大丈夫气概。和一些资深兰家倾谈,他们也偏爱蕙兰,且一致看好蕙兰的前景。
与栽培寒兰一样,笔者接触蕙兰同样己有超二十年的岁月,且近年栽培越来越多,对新品也多所搜集与收藏。在这过程中,觉得在本地区种好蕙兰一点也不难,难就难在令其开花。在过去也有过在不知不觉中种得蕙兰开花的偶然经历,但有意识地进行探索,则是近几年的事。除我曾在无意及有意间种得蕙兰开花外,汕头青年兰家郑睦铦和澳门资深兰家杨熙也曾种得蕙兰开花。郑睦铦是在温室中种得蕙兰开花的。据他介绍,阳历4月份现蕾,8月份就已开花。但这会不会是春天的花蕾因某种原因而潜伏着迟迟不发,直到8月才开呢?而我和杨熙则是在自然棚里种得蕙兰开花的。以下简介我和杨熙的经验。
杨熙的蕙兰催花法是:立秋(约阳历8月上旬)前起制水三伏(“三伏”,杨熙语,即三次),每周一次,用以催花。每次制水完后,第一日浇花宝3号稀释液,第二日施药防病,第三日浇水。接着又制水,反复进行共三伏(三次),以后就恢复正常管理。待秋分现蕾后(约9月下旬初)至寒露〔约10月上旬末),又长期收阴、制水。到立春(约2月上旬初)以后,以花宝2号三千倍浸盆,促使花箭伸长。据杨熙说,这是他二十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曾使程梅三度开花,每次花箭都高高出架,花数多达十余朵。
在过去几年中,通过有意识的探索,笔者对促进蕙兰开花,实行了如下几种做法:(一)将希望开花的蕙兰品种,植于容积较大的兰盆中央,周围留出足够生长两三年的空间,一经定植,不再换盆,让兰苗长满,使之有迫爆的感觉,这种方法有利于任何兰种开花,包括蕙兰。(二)将兰盆置于兰棚里南向、西南向、特别是西向的边沿位置,这些方向受光时间最长,最强烈,利于光合作用与有机物质的合成,易于促使兰株开花。(三)蕙兰的花芽分化应是在早春与叶芽同时进行,故由阳历9月起就应多施磷钾肥,并需喷施与浇施结合,以充实蕙兰细长的假鳞茎,使在早春时的生殖生长处于强势,以促进花芽分化。(四)蕙兰的花芽分化需要一个气温相对较低的春化阶段,这时段估计应在阳历1月前后,故这时段希望开花的蕙兰不宜置于温室,而是置于相对寒冷的自然环境。(五)蕙兰花蕾约于8月前后破土而出。为了保护花蕾,兰盆应放在北风吹袭不到的干爽之处,浇水及洒水亦应遮住花蕾,或用长嘴壶倾注,同时注意喷药防病。以上这些措施,可减低花蕾的黑壳、硬口和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