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为一个没有强健体魄和强悍生活能力的人,我看这部影片的过程是比较煎熬的,很多生活方式基本都是零概念,只能跟着看热闹,原理统统理解不了,步骤上也不是太跟得上,好在看电影也不是一件特别需要认真的事情,而去影片主人公自己也在过程里失败了一下,可见我这样的普通人跟不上节奏也是一件正常之极的事情。应该说,能够一个人在火星上等待救援,日复一日的度过那些日子,无异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甚至乐趣更少,而去需要高智商、高体能、高效率,像是一段传奇,做了传奇一样的事情。
电影看的还是过瘾的,其实过程很生活化,都是些片段一样的东西,怎么种个土豆,怎么修个车,怎么编写code,怎么给自己疗伤。只是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在被无数人吐槽之后,我也是一瞬间完全跟不上状况。一开始第一个反应是两个日本人,陈数我还没有认出来,倒是高雄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老戏骨不动手打了,突然变成了政府官员也是有点跳戏。中国航天局的大咖港味十足也是很跟不上的一个事情,虽然我是乐见他的存在。“太阳神”频频露脸,倒是开心了。
电影不是预期中那么大片的大片,等待的过程好久,但是不枯燥。只是期望中的很多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技术成分似乎并不存在。但是作为心灵的一场震撼,也算是效果达到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影片。那份心情,少有。至于人文主义的种种,本片其实也很多,不特地说了。反正美国的电影在这种小细节上总是处理的非常好,非常可爱,非常让人喜欢的。一部可爱的电影。(作者:小佛搞特)